媽媽,不喜歡吃,作文
篇一:母愛文章:不喜歡吃肉的母親
不喜歡吃肉的母親
母親是個純樸的農傢婦女,在那個已成為歷史的年代裡,她沒有機會學習文化知識,懂得的,就是勤儉持傢,贍老育幼。在我兒時的記憶裡,母親的疼愛,是冬天的新棉衣、千層底兒的佈鞋,是市集上的糖葫蘆兒,是腦袋瓜兒上的愛撫,但是給我映象最深刻的,還是母親專門為我們做的燉土雞。
兒時的我已然知道傢中經濟的艱難,吃燉土雞足以讓我幸福無比。母親總會提前兩三天告訴我殺雞的消息,我便開始從得到喜訊的第一秒起急切盼望著,和夥伴們用最歡快的遊戲打發變長的日子;終於,母親把盛雞的搪瓷盆端上桌,盆裡連湯帶肉熱氣騰騰,香味撲鼻,湯面兒上拉長的亮晶晶的油花兒纏繞著酥熟的肉塊,新鮮的白蔥花兒被熏熟在咕嘟嘟的湯汁裡。母親習慣性地夾肉到娃娃們的碗裡,自己卻不嘗一塊;我也曾夾肉到母親碗裡,但她會返夾給我,頗不願意的說:“我才不吃這油膩膩的東西。”若再勸她吃,她眉眼間會顯出生氣的樣子,這使我相信,母親確實不喜歡吃雞。
我不理解母親對燉土雞的抗拒,我猜想那大概和我不喜歡清湯的掛面是一個道理。其實我發現母親不隻是抗拒燉土雞,肉餡兒的餃子、雞蛋、羊奶??她幾乎都不怎麼喜歡,而這些正是我們這些娃娃們最喜歡的吃食,母親喜歡的似乎就是簡單烹飪的米面和傢傢戶戶種植的洋芋。
長大瞭,我開始懷疑母親飲食偏好的真實性,覺得不善言辭的母
親把對兒女的愛藏在瞭她不舍得吃的食物裡。一年到頭,傢中吃不瞭幾回好東西,而母親還要每每表現出對美好食物的抗拒,隻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把筷子伸進盛肉的碗裡,吃上幾塊,嘴裡還要發表幾句:“這也不是什麼好吃的東西,看你們吃的樣子,就像是狼崽子轉世的”,這時母親臉上總有莫名的滿足,她喜歡笑著看我們吃肉。後來,吃肉的時候我心底裡會溢出淺淺的自責,並一度學會瞭像母親一樣對肉的抗拒,希望肉在碗裡能略顯富餘,固執的母親能把它們輕輕夾起。但這樣的把戲讓母親更加生氣,現在我懂得,那是在剝奪母親唯一的幸福。
母愛就是這樣,從平淡的日子裡流淌過去,從愈發瘦弱的母親,流向茁壯成長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