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和狼的作文
篇一:戲中習
戲中習、戲中嬉
——對開展小班幼兒美術活動的思考
山東省陽信縣信城中心幼兒園 馬巖芳
摘要美術活動符合幼兒的天性,反映瞭幼兒的本質,通過美術活動能生動形象的表現客觀事物,促進幼兒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並且,教師隻有通過觀察幼兒的作品,感受幼兒的欲望和感情,方能窺探其心靈世界的秘密。 關鍵詞塗鴉 教育觀 兒童觀 遊戲
幼兒小班教學是幼兒從個體教育傢庭教育)走向集體教育學校教育)的第一步——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認為,2-4歲的兒童語詞隻是語言符號附加上一些具體詞,缺少一般性的概念。也就是說這一階段的幼兒還不能很好地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3歲以後的幼兒生活范圍比之前擴大瞭,而且這種范圍的擴大是有一定基礎的。首先,生理的發展;其次,身體和手的基本動作已經比較自如。著重大的變化使得幼兒為瞭表現自己的變化而去做一些有趣的、能表現自己力量的事情,比如繪畫。因為:“他們喜歡通過作畫鍛煉自己的肌肉,使它們有節奏地和自由地發揮自己的力量;他們喜歡看到在原來空無所有的地方有某種東西出現,尤其是喜歡它們以強烈的色彩和瞬刻顯現的形狀來刺激自己的感官;他們還喜歡污損、撞擊和毀壞某些東西;他們更喜歡模仿自己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景象。”美術活動符合幼兒的天性,反映瞭幼兒的本質,通過美術活動能生動形象的表現客觀事物,促進幼兒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並且,教師隻有通過觀察幼兒的作品,感受幼兒的欲望和感情,方能窺探其心靈世界的秘密。所以,美術活動對於剛進入陌生、集體環境的小班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雖然小班幼兒是處於塗鴉
表現期,但是正是這種隨意的表現才能為幼兒進入中大班提高美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可是現實中幼兒美術教育時常隻是一種擺設,甚至於僅僅被當作課外活動而已。而且在美術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教師片面追求整齊劃一,孩子隻能機械的模仿教師,教師對能力差的幼兒缺乏足夠的耐心,常常包辦代替,起不到應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