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捕魚的作文
篇一:農村生活,作文的源泉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6-0093-01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起筆就抓耳撓腮,半天寫不出一個字,農村中學生更是如此。農村的信息交流不通暢,學生的見聞受到限制,課外讀物較少,所以農村孩子更覺得無話可寫瞭。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我們農村有美麗而神奇的大自然,有豐富的人文底蘊,也有富饒的物產資源……這些為農村的學生提供瞭取之不盡的作文素材。那麼,我們應如何利用這得天獨厚的優勢,幫助學生尋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提高農村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1.立足農村,走進生活.體驗生活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歇。"因此要做到作文教學立足農村生活、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寫實生活,教師就要有一雙慧眼,善於及時捕捉學生生活中的亮點,因為生往往缺乏主動觀察與發現,生活中的一些亮點便會如流水般悄然溜走;同時,教師還要有一顆慧心,做作文教學資源的開發者,開發農村生活,讓學生反映身邊的真實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田野風光美、自然景觀美、農傢新居美等等都是學生寫作的好題材。
1.1捕捉田野風光美。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占據豐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興趣在具體形象面前、具體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發。農村的學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如畫的大自然就是他們成長的搖籃。水稻、甘蔗、桑田、菜地……各具風韻,它們的形狀、色彩、生長過程各具特點,隨著農村變化組成瞭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青苗圖、豐收圖……那歡快頑皮的小河,那沉默莊嚴的大山,那村莊上裊裊的炊煙……都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教師引導學生就地取材,從平平常常的、熟視無睹的事物中去發掘事物的形式美與內在美,激發小作者對傢鄉美的熱愛之情.同時也鍛煉學生捕捉素材的能力。如:在碩果累累、金風送爽的日子裡,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