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盹時間突然流逝的作文
篇一:2011安徽語文作文_時間的流逝_范文例文
范文一) 時間的流逝
在時光的河裡,人是悲劇性的,無法將時間定格在你喜愛的某個時段,隻能服從於它的指使和安排。衰老不可避免,幸福無法永存,未來不可提前支用。這是人的無奈,是人的宿命。但時間又是一種有規律的意識流動,並且依附於物質的移變。因此時間沒有絕對的穩定性,在不同的事物和感受裡,時間的長短、質地、光色、輕重又相對各異。人不能改變時間的結果,但完全可以改變時間的質量,在流逝的悲哀中詩意地行走。
歷代詩人對時間的殘酷都有所領略,在他們的作品裡,逝者如斯、人生苦短、白駒過隙的感嘆讓人仰天長嘆。人這一輩子太不容易瞭,兒童時期懵懂無知,青年時期不懂得珍惜,中年又忙於工作和傢庭,退休瞭,該歇歇瞭,但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這樣一想,人就是時間的奴隸,一輩子活來活去,就是湊夠年齡,兩眼一閉,兩腿一蹬,吹燈瞭事,算是完成瞭一次匆忙遺憾的旅行吧。經過瞭,看過瞭,哭過瞭,笑過瞭,最後化為灰燼徹底永訣。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當人們處於某種陶醉狀態時,感覺時間過得很快,這就是時間的相對性,這說明人快樂的速度要低於時間流動的速度;當人們處於孤獨無聊的狀態時,感覺時間無限漫長,這說明心的跋涉速度遠遠高於時間流動的速度。因此快樂可以讓人擁有更多的時間,也就相對延長瞭人的壽命。因此,世上沒有絕對的永恒,卻有相對的永恒,相對的永恒是人類擺脫自身悲劇命運的唯一出路。正像西西弗的無休止的勞役,如果他在搬運石頭的過程中,能用心感受太陽的美好,感受花草鳥蟲的美麗,那麼也算不上一件太苦的差事,也就會改變對時間的認識,擁有相對的永恒。
蘇軾曾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那是因為他處在痛苦之中,所以才會感嘆人生的短暫,羨慕自然萬物的無窮無盡。但蘇軾很快悟到瞭一點,那就是:“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絕,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寄托於山水,主動延緩心的前進速度,所以他才會用相對的眼光看待時間,也就能超脫塵俗,快然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