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刨地瓜
篇一:傢鄉的地瓜
傢鄉的地瓜
我的故鄉處於馬頰河岸下,有三十多戶人傢,或零零散散分居,或傢傢戶戶連在一起。老舊的莊窠墻頭,由於常年風吹雨打,歲月剝蝕,變得坑坑窩窩、高高低低的,有些還歪向一邊,要傾倒的樣子,用半截椽子斜斜地頂著。高高矮矮的墻上,架起瞭一捆捆秫秸桿、土豆草、柴禾,曬得灰黑灰黑的。房前屋後的空地上,栽瞭不少楊樹、花椒樹、柳樹、果樹、核桃樹、杏樹等,密密匝匝的,守護在傢園周圍。到瞭冰雪消融的季節,和風輕拂,萬物復蘇,村莊裡的花草樹木,吐翠的吐翠、開花的開花、飄香的飄香,顯得絢麗多彩,馨香醉人,美麗無比,像幅非常漂亮的風景畫,鋪展在廣袤的田野大地上。
在傢鄉的村莊裡長大,熟悉的人情風物,已烙刻在心底,即便是離開瞭村莊,經年以後回頭一望,那些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清晰如昨;人在旅途,某些時候,還多瞭對這些景象的的想念;但是現時,故鄉的村莊,已少瞭人煙燈火,一片荒涼景象,空有那些茂盛的草,在一個個院落和河流田野上,不知愁鬱的生長。
記憶裡傢鄉的村莊,就是一個大傢庭,一個大的院落;一個傢族的人聚居於一起,不亞於一棵大樹的枝枝椏椏,互為依靠,互為襯托,才撐起這顆大樹的挺拔和繁盛。平日裡,尊卑有節,長幼有序,雖少不得為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唧唧歪歪,更多的是開門一傢親的融洽,哪像城裡的人,門一關,什麼也不識,隻顧獨來獨往,老死不相往來那般冷漠。得閑,捧一杯茶,東傢串到西傢,轉一圈,杯裡的茶,多瞭好幾傢的味道,再抿上一口,滋味綿長;吃飯的時候,小孩子端一大碗飯,也能走上幾傢,誰傢的菜好,誰傢的湯鮮,在心裡,也就有瞭比對,相互閑扯的時候,會呱噪得淋漓盡致。
村子是身上的衣衫,我走一步,村子也跟著走一步。村裡的人、牲畜、陽光、雨水、腳印,連同飛揚的塵埃,都完完整整地烙在瞭我的記憶裡。5歲時,就對村子有瞭認知,母雞在籬笆墻下“咕咕”地啄食,褐黃的螞蟻在合圍的樹上躥上躥下。鐵鍁、鐮刀、牛車、馬蹄,在村子裡走來走去。村東頭的人和村西頭的人,在同一個叫黃崗坡的村子裡度年月。鄉親們在炊煙升起處紮根、做事情。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