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創新作文
篇一:創新作文論文
花樣翻新促閱讀——走向創新寫作
作者:王勇
山東省汶上縣南站鎮第二中學
花樣翻新促閱讀——走向創新寫作
新課標認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要求“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展開想象和聯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要寫自己的“獨特感受”,無一不是創新精神的體現。
創新寫作的實現要從閱讀開始。葉聖陶先生曾經說:“教材無非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閱讀過程是一個信息的獲取過程,而寫作過程則是一個信息的輸出過程。語文教師要強化閱讀教學,使閱讀和寫作形成良性循環,並進一步修飾和改進,以趨向完美。語文教師要善於通過閱讀教學,教會學生把范文中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直接或間接遷移到作文中去,從閱讀走向寫作,構建“讀寫互動,定向創新”的作文教學模式。
一、立足課內閱讀,把握技巧,在讀書中學寫作文
有效地利用現有教材,讓學生在對文本的精讀細品中學習寫作技巧。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教師要在對課內例子的深入剖析中滲透寫法分析,讓學生學會構思立意、謀篇佈局、開頭結尾、遣詞造句等寫作技巧。
如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對指導學生基礎的議論
文寫作有很好的幫助。文章采用列舉歷史事例和道理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開篇1、2段是引論,以排比句式列舉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第3段是本論,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第4段得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結論,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本課的教學,在反復誦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