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寺導遊詞的作文
篇一:沉香閣導遊詞(慈雲禪寺)
上海沉香閣導遊詞慈雲禪寺)
沉香閣又稱慈雲禪寺,位於上海市南市,初創瞭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是上海市著名的佛教比丘尼道場。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1943年,現代名僧應慈法師應沉香閣住持葦乘之請,駐錫沉香閣,在這裡首先開講華嚴初祖杜順557-640)所著《華嚴法界觀門》,從此,慈雲寺沉得閣)成為應慈漢師在上海弘揚華嚴宗的道場。
應慈1872-1965年)法師自稱為華嚴座主,一生教演《華嚴》,深受國內外宗教界的敬仰。他法名濕親,安徽歙縣人,26歲在普陀山出傢,28歲在寧波天童寺受具足戒,後到金山、高旻、天寧等寺參學,依明性、寄禪、大定、月郎、冶開等名僧為師,後隨月霞法師研究《華嚴經》,畢生致力於宏揚《華嚴經》教義,對近現代華嚴宗的傳播影響很大。
華嚴宗以《華嚴經》為主要經典,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被武則天賜號“賢首”,該宗又稱首宗。華嚴宗認為,世界是毗盧遮那佛的顯現,一微塵映世界,一瞬間含永遠,宣傳“法界緣起”的世界觀和“頓入佛教”的思想。
應慈法師隨月霞法師在上海華嚴在大學、虞山興福寺華嚴講堂講授《華嚴經》。1922年,他到杭州西湖菩提寺,潛心專修《華嚴經》。隨後數十年,應慈法師在江蘇、浙江、山西、上海等地傳播華嚴宗教義,並在常州、上海等地創辦華嚴學院,培養僧才。1948年,主持華嚴法會事務。晚年應慈法師常住沉香閣,仍弘揚演教,講學不輟,自律為“四壁有經皆可讀,一年無日不參禪”。
應慈法師是位愛國愛教的佛教界代表人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政府的政策法律,擁護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54年當選為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1957年,又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1962年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1985年,明暘法師為紀念應慈法師圓寂二十周年題詞一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