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課餘生活批改評語
篇一:新作業,心批改1
新作業,“心”批改
金沙縣太平中心完小申時芳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驗,課堂的教學觀念,課堂的教學形式和教學評價等都發生瞭質的變化。學生的作業也隨之發生瞭變化,傳統的作業評改方式有相當大的局限性。使用評語批改作業有助於學生更清楚地瞭解自己作業中的不足,同時能加強師生之間的思想感情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素質教育。
關鍵詞:作業批改 評語 用心
在“減負”、“素質教育”、“新課改”的今天,作業終究是不可少的。作業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培養情商的重要方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及時“時習”和“溫故”,是理解,鞏固,記憶乃至創新知識的重要方式。能力的形成必須靠學生的親身體驗,要將知識,能力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最終融合在學生的素質中,作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問題在於作業的內容是否恰當,形式是否活潑,能不能真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欲。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驗,課堂的教學觀念,課堂的教學形式和教學評價等都發生瞭質的變化。學生的作業也隨之發生瞭變化,我們作為一線的教師,又該如何應對呢?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於用“√、×”或者采用百分制來判斷學生答題正誤及評定學生作業的水平,有些教師則改革使用等級記分制:優、良、中、差或者A、B、C、D等,試圖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用這些符號來判定學生的作業,這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思維僅以符號來框定,是不夠公平的。我們在認為自己認真批改作業很辛苦時,也應該註意到,學生在認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他們也是很辛苦的。長期使用這些符號來評判學生作業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學生的解題思路、方法、過程、習慣、能力、品質等各方面並不能從中體現出來。更會影響師生之間思想、情感的交流。假如換種方式,用評語批改學生作業,就可以大大的彌補這些不足瞭。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方法等方面簡潔明瞭富有啟發性的評語,有助於學生能更清楚地瞭解自己作業中的優點和缺點,自然親切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