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與橡樹作文
篇一:2015寫作復習:尋找最佳立意角度
2014寫作復習:尋找最佳立意角度
我們先來看一道材料作文題:
蘆葦與橡樹比賽看誰更有力量。高大的橡樹看著纖弱的蘆葦,認為自己一定能夠贏得勝利。一陣猛烈的強風吹過,蘆葦彎下腰,順風俯倒,幸免於被連根拔起。而橡樹迎著風,筆直地站立,盡力抵抗著強風。結果卻被亂倒在地。
橡樹正在為失敗而傷心,但看到身後由於自己的保護而在狂風中幸免被毀的小木屋,不禁露出瞭欣慰的微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有人認為這是一道尷尬的材料,尷尬在審題立意上的左右為難。若直接贊揚橡樹的正直,挺拔,直面困難、挫折,有大勇,號召人們學習橡樹倔強剛強的奮鬥精神,似乎不牽涉小木屋,立意上就關註不到結尾奉獻愛心的材料指向,末段就沒有存在的意義瞭。一旦關涉到小木屋,第一段的蘆葦與橡樹的比賽也就毫無作用,因它們比的是力量,不是品德,不以保護小木屋為目的。因此,第二段橡樹比力量方法不對而失敗,卻保護小木屋隻能算個意外收獲,忽然發現自己奉獻瞭,向小木屋付出瞭愛,因而露出欣慰的笑,隻能是橡樹失敗後的自我安慰,這不是第一段材料的寓意范圍。
如果說此題尷尬,就是因為沒有全面理解材料。如果從整體把握材料,會發現此題不僅不尷尬,而且命題人的命題意圖相當高明。
首先,蘆葦與橡樹比賽隻是提供一個情景,提供一個橡樹失敗的情景,可能是蘆葦,也可能是小草,也可能是其他的事物,但不管哪種事物,都是為瞭襯托橡樹失敗的。更重要的是,這則材料如果去掉後兩句,蘆葦與橡樹的關系是並列的,但命題人有意加上後兩句,“橡樹正在為失敗而傷心,但看到身後由於自己的保護而在狂風中幸免被毀的小木屋,不禁露出瞭欣慰的微笑。”整個材料敘述的中心就是圍繞橡樹展開的,跟蘆葦沒有關系瞭。而材料的審題和立意就增加瞭難度,立意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