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柳暗花明時.作文
篇一:總有柳暗花明時
總有柳暗花明時 第一次見到小舅公,我尚小。他回滬探親,但已沒瞭安身之處——老房子動遷,新房未安置。他來我傢,和我們擠在一室戶的房子裡。 白天,小舅公跨出門去,總要彎腰拍去褲腿上的灰其實沒有),然後直起身子交叉雙臂一手一邊拂去肩上的“蓬塵”,再低頭平整下擺,捋直衣襟,蹬上昨晚回傢後就擦得鋥亮的皮鞋,然後揮手道別。他這是要去浦西看望住在養老院的太外公。每每至此,媽媽總會說:“別看小舅公插隊這麼多年,上海小開的派頭還是根深蒂固的。” 夜晚,我玩“培樂多”彩泥,小舅公也來湊熱鬧。他不會捏輪船、飛機那些我所期盼的東西,卻把彩泥全都搓成圓餅、棒頭,我問他幹嗎,他低頭嘿嘿笑道:“這是大餅,這是油條呀!”我靜靜地坐在他身旁,默默地瞧著他: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笑意,燈光下消瘦的身影映襯著孤寂和悲涼——在上海承載過他爛漫童年和純真少年的傢一去不返?? 第二次見小舅公是太外公去世。他帶著剛放假回雲南的兒子來奔喪,仍住我傢。喪事過後與兒子分別的日子漸近,他上街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從攤販處買來廉價的一包包魚肉葷腥,說要包“全肉混沌”??“唉呦,都有怪味瞭!”媽媽輕聲嘀咕,悄悄將這些東西“請”進垃圾桶,重新買瞭活殺草母雞、愛森肉、蝦、蟹等,日日讓他兒子陪他吃飯。隻有這個時候,才能從他臉上瞧見些許笑容。 幾年過去瞭,我傢、阿姨傢和外婆傢都相繼購置瞭新房,而小舅公卻不願來上海瞭。他說:“反正我也沒有探親假,你們來看我吧!”耐不住對遠方親兄弟的思念,外婆打點行裝,由外公和我相伴,來到麗江與小舅公再次見面。 真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小舅公現今的富足令人艷羨——套三室兩廳的公寓自住;小舅公在四方街上的老屋出租給“一米陽光”做酒吧;表舅小舅公的兒子)同濟大學畢業後回到麗江從事旅遊開發,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入夜,小舅公為我們設宴洗塵。席間幾杯下肚,借著酒勁,小舅公站起來再給每人斟滿酒,面孔通紅:“都端起來,我還要感謝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又把我變回小開、老板,變回堂堂正正的人,這真叫柳暗花明又一村,換瞭人間!”大顆的淚湧出來,滴入酒杯。我懷疑那淚也是紅的,杯裡的紅酒似乎更紅瞭。我想,那是小舅公從心裡流出的淚。 人的命運是和國傢緊密相連的。我們的國傢繁榮昌盛,我們的生活也欣欣向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