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慶節讀書筆記
篇一:論語讀後感之十一
論語讀後感之十一
論語讀後感
近來,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學生忙者摘抄《論語》,交談中還時不時說幾句“子曰”、“詩曰”。究其原因,原來是教授《語言與文化》的姚麗華老師佈置瞭作業——全篇抄寫《論語》並寫出讀後感。
《論語》是儒傢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再傳弟子們編撰而成。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它對中國歷史和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深遠。《論語》之在中國,猶如《聖經》之在西方。目前,“英語潮”、“韓語潮”的興起,卻讓我們將古代的精華遺忘在瞭角落。為瞭讓大傢對中國的經典著作,對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更深入瞭解,增加自身素質,更為以後的英語翻譯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才特有此佈置。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翻譯人才,首先就應該對本國的文化十分熟悉,這樣才能將正確的信息傳達給外國人。“雙語人才”是要掌握兩種文化,並會熟練應用兩種語言的人才。假如連自己本國的古典文化都不知道,又怎能傳播我們的悠久歷史呢?
篇二:《目標》讀書筆記(本文來自:WWw.bDFQy.com 千 葉 帆文摘:關於國慶節讀書筆記)
《目標》一書是果殼的姚老師推薦的,國慶節前就記在Evernote上,2周前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拖到現在才做一些總結,一來是被各種事情打斷,二來最近又重讀瞭一遍,才發覺其邏輯之縝密,遞進演繹之清晰,可以說是教科書級的。為瞭避免將“讀書筆記”寫成小說的“故事梗概”這真是部精彩的小說),或教科書的“講義”,本文盡量避免重復書中的內容,隻提煉幾個閃光點,再簡單闡述一下自己的些許思考,希望能有所價值。 幾乎所有談論這本書的人/文章都將重點放在“瓶頸”Constraints)的討論上。的確,TOCTheory of Constraints)的基本原理是圍繞著瓶頸展開的。但全書第一次給我留下印象的卻是鐘納小諸葛,智慧的化身)質問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