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春節作文
篇一:走進春節,愛我民族
走進春節,愛我民族
1)關於春節的風俗習慣
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征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國歷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劉徹感到歷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歷”,規定以農歷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歷(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瞭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瞭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佈廢除舊歷改用陽歷(即公歷),用民-國紀年。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
旦。但民間仍按傳統沿用舊歷即夏歷,仍在當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過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也照舊。有鑒於此,1913年(民-國二年)7月,當時的袁世凱批準以正月為春節,並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起開始實行。自此夏歷歲首稱“春節”。 現行“春節”稱謂隻有95年歷史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采用世界通用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