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作文傢鄉的小吃粽子
篇一:作文:傢鄉的小吃
傢鄉的小吃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面……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舉不勝舉。
魚香肉絲是我們這兒著名的風味小吃。
魚香肉絲的味道好,看相也不錯。一個盤子中有綠油油的青椒,紅艷艷的蘿卜,黃澄澄的肉絲格外顯眼,再澆上火紅的辣湯,真令人垂涎三尺。
魚香肉絲的做法很簡單,把肉,胡蘿卜。青椒都切成絲備用。在鍋內倒入少許油,放入肉絲炒熟,讓後倒在盤子裡,再往鍋裡放入生薑,蔥,辣椒,番茄醬,料酒等調料爆炒片刻,然後放入蘿卜,青椒,翻炒,幾分鐘後一盆色香味俱全的魚香肉絲便做成瞭。
吃魚香肉絲也挺有趣的,吃胡蘿卜時,我總愛先用舌頭舔一舔上面的辣湯味。然後再放進嘴裡,慢慢品味它內在的味道。有一次,媽媽回來晚瞭,但還是燒瞭我百吃不厭的魚香肉絲,一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夾瞭一筷子,便香噴噴的吃起來,真香啊,辣中帶著微甜,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就這樣,不一會兒,滿滿一盆魚香肉絲就到瞭我肚子裡,弄得滿嘴都是辣湯,爸爸媽媽看我這副“狼狽”樣,都哈哈大笑起來。
篇二:傢鄉的粽子650字
傢鄉的粽子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特產。而在我們的傢鄉——岑溪,特產有很多,而最令人難忘的就要數傢鄉的大粽子。
談起粽子,歷史上還有個傳說。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由於屈原不願意隨波逐流活著,投江自殺。人們把竹筒子裡的米撒瞭下去,算是獻給屈原。第二年人們劃船把竹筒子盛瞭米撒到水裡去祭祀他。後來,他們又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粽子外面包上箬竹葉,四角形狀,系上五彩繩,再投進江裡。於是從那時到現在,人們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都要裹粽子吃。傢鄉制作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箬竹葉、細長的棕葉、糯米、板栗、臘肉、花生米。媽媽先把箬竹葉與棕葉一起放在清水中浸泡,並用刷子洗幹凈,把臘肉切成臘肉丁;然後將箬竹葉圍成圓錐的形狀,像一個又尖又大的漏鬥,用勺子盛起糯米一層一層的平鋪在箬竹葉上,一邊放上板栗,另一邊放上蜜棗;接著將臘肉丁放在中間,再鋪上一層薄薄的糯米,好像為板栗、蜜棗、臘肉蓋上雪白的被子;最後把箬竹葉裹起來,成為一個個粽子,每頭有兩個尖銳的小角,好像一個穿著綠衣裳,頂著四角帽的小精靈。這樣,一個粽子就做成功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