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作文
篇一:個性化作文教學
個性化作文教學
徐小娣
打破模式化,倡導個性化,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作文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
談到個性化作文,先要說說個性與個性化這兩個概念。
個性,最早是一個心理學范疇,被引入教育學。個性也稱人格,是指一個人先天遺傳和後天在一定環境和教育影響下所形成的個體綜合特征,是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獨特之處。一個人良好的個性意識和個性特征強烈地影響個人創造力的發展,是人才成功的關鍵素質之一,而且“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個性更復雜,更豐富多彩”蘇霍姆林斯基語)。因此,個性問題歷來為古今中外心理學傢、教育學傢所關註,成為他們研究的重要對象。個性化是指成為有預期個性的過程和結果。其具體含義是,第一,個性化對象具備瞭某種程度的個性特征;第二,有目的地發展個性化對象使之達成預期目標。
什麼是作文個性化?簡單說,就是學生能自主地寫作,寫真實的文章,寫出有所創新的文章。“自主”、“真實”、“創新”是作文個性化的基本內涵。個性化作文是生根據在社會生活實際中不同的具體經歷,用書面語言積極、真實、客觀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的形式。它具有敘述內容的豐富性,表達形式的多樣性,抒發情感的真實性,反映問題的現實性,文采風格的獨特性。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師尊重兒童,相信兒童的自主意識,在評價上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積極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展。它符合《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倡作文講真話,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對提高生的語文素養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每個孩子本來就有著獨特的個性。生年齡雖然還小,但他們內心世界的豐富不亞於成人。應當說,每個兒童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獨特、耐讀而又不易讀懂的書,需要教師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那麼,教師應當如何去強化生作文的個性指導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1.培養學生“我口抒我心,我手書我口”
作文教學一直被限制在“師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