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關於廉潔的作文
篇一:六年級有關廉潔作文
廉潔在心中
東方村頭 601馮耀俊輔導老師: 李海蓮 “千錘萬鑿出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傢喻戶曉的詩已不稀奇,但這首詩的精神,卻值得我們永遠去學習。廉潔是做人的根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廉潔不是口號,不是標語,而是一種精神,畢生的追求。人都是善良的,但在成功過程中,隨著一些欲望,思想的復雜化,人的心靈也開始變化,隻有那些意志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保持廉潔。
周總理離我們而去有30年瞭,但人們依然惦記著他,他究竟有有什麼魅力讓人們忘不瞭他呢?周恩來總理為何博得人民的顆顆愛心呢?這是因為一方面,他在締造建設新中國的偉大歷史過程中,為黨和人民建樹,瞭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另一方面,他畢生嚴於律己,清正廉潔,不求索取,但求奉獻,把一切獻給瞭人民,完全切底地實踐瞭也活著為人民服務,死後也要為人民服務的宏願。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構成瞭周恩來特有的純真人格魅力,從而贏得瞭人民衷心的愛戴和欽佩,甚至連他的一些國內外政敵也不得不為折服。周總理的飲食清淡,每餐一葷一素,吃剩的飯菜,要留到下餐在吃,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葉。國務院經常召開國務會議,會議過午還不能結束,食堂便會做出工作餐。總理規定工作餐標準是四菜一湯,飯後每個人交錢交飯票,誰也不能例外。總理吃完飯,總會夾起一片菜葉把碗底一抹,把飯湯吃幹凈,最後才把菜葉吃掉。吃飯時,偶爾掉
在桌上一粒飯,馬上檢起來吃掉。有人對他如此節儉感到不解,總理說:“這比人民群眾吃得好多瞭!”三年困難時期,總理和全國人民同甘共苦,帶頭不吃豬肉、雞蛋、不吃稻米飯。一次,炊事員對他說:“你這麼大年紀瞭,工作起來白天黑夜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糧瞭!”總理說:“不,一定要吃,吃著它,就不會忘記過去,就不會人民啊!”
就是因為周總理一生廉潔自律。他明明可以享受一下,但他沒有,因為他心裡時刻想著人民群眾。他的故事使我感受很深。我們雖然還小,還談不上清正廉潔,但我們從小要有這種廉潔自律意識。不鋪張,不浪費,勤儉節約從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