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換景的作文
篇一:四年級優秀作文(移步換景)
走進後海的四合院
今天是3月10日星期六,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得知郭柯新要到後海遊胡同,我也順便跟著郭柯新一傢去遊玩。
到瞭後海,我們先參觀瞭宋慶齡故居。隨後,我們坐上瞭三輪車,這種三輪車是由黃包車演變而來的,向我們本次夢幻之旅的目的地——四合院行進瞭。
啊,終於到瞭!七級臺階,四個菱形門簪,依稀可見昔日的輝煌;微窄卻古老的百年大門,給人一種威嚴、莊重的氣派。我們慢慢登上七級臺階,小心翼翼地跨過門坎,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想探個門內的究竟。
門內的情景並沒有我想象的那樣森嚴。隻見一個老北京四合院傳統的“影壁”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堵雪白的墻壁,外面有木制的圍框,兩旁掛著一串串小葫蘆,兩個紅彤彤的中國結一下子就讓墻壁鮮亮瞭起來。墻壁上帖著一個大大的“福”字,好象要把福請進傢裡。“福”字前擺著一口大缸,裡面種著象征“闔傢團圓”的荷花;而大缸前則種著花花草草,給原本就美麗的“影壁”平添瞭一種獨特的姿色。
繞過影壁,走過遊廊,我們看見瞭老北京四合院的內院瞭。它沒有華麗的外表,也沒有被刻意裝飾過,它由東、西、南、北屋圍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間正屋。這時我註意到,正房的房頂比別的房頂高,後來我才得知因為這是老輩人的住房。想著想著,我們不知怎麼就見到瞭同學劉琛,這可真是巧。“劉琛……”郭柯新首先就來瞭個“熱烈擁抱”。可我卻一直在納悶兒:明明是劉琛先迎接我們的,她是怎麼知道我們會來呢?帶著滿腹的疑惑,我進瞭正房。
進瞭正房,迎面是一臺八仙桌、太師椅,一切都那麼傳統。整個人好象都安靜瞭下來。這傢的主人王老師給我們講解四合院。聽她介紹,我的謎題也將一一解開。原來,這間房是輩份最高的“太爺”住的,為瞭顯示輩份高低,所以屋頂高。而劉琛為什麼能看到我們則是因為這間屋子地面就高。古時,為瞭不讓別人看到院裡的隱私,所以才修高。這樣,屋內的人
能看見院內,但院內的人卻看不到屋內的情景。這時,劉琛發現八仙桌上有一些奇怪的圖案。王老師解釋說:“這是滿族傳統的圖案,意思是傢才是最美好的、幸福的港灣。”原來是這樣!這東西還真讓人捉摸不透呢……咦?還有一間臥室。“可以進去嗎?”我悄悄問劉琛。“可以。你看這床……”我走進屋,隻見床梁上雕刻著葫蘆的圖案,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葫蘆是一種傳統花紋,與“福祿”諧音。顧名思義,也就是保佑一生福祿雙至嘍。哎,四合院裡的規矩還真是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