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碗碗腔作文
篇一:孝義碗碗腔是流傳於我省孝義市的一個地方劇種
孝義碗碗腔是流傳於我省孝義市的一個地方劇種,是在孝義民間皮影戲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因以“碗碗”碗狀銅鈴)為主要擊節樂器而得名,又因皮影戲是夜間演出,以紗窗借光顯影,故又稱“月調”、“影調”、“紗窗腔”。
據傳,清末光緒初年,陜西朝邑今陜西省大荔縣)一帶連年大旱、寸草不生。 當地碗碗腔藝人因逃荒而流落山西,後分為南北兩支,其赴北的一支,在孝義、汾陽一帶,受中路梆子和孝義皮腔、汾陽秧歌等影響,逐步形成孝義碗碗腔。據老藝人回憶:約光緒中期,孝義兌鎮後莊的碗碗腔皮影藝人劉夠清,曾兩次赴陜學習紗窗皮影的雕刻藝術,促進瞭碗碗腔藝術發展。同時,當地不少青年人加入影戲班,職業和半職業的戲班逐年遞增,碗碗腔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另一方面,它吸收瞭木偶戲和晉劇、蒲劇的一些劇目,使其更加豐富。至光緒末期,孝義碗碗腔的影戲班子已達六七十個,演出場所遍佈山西各地,還遠達寧夏、遼寧等地,期間湧現出一批著名藝人:王寶棟技藝傳神;張立廣鋼音鐵嗓;井潤元專說閨門戲,人稱“小姐班”;李付德擅唱喜鬧劇,被譽為“哈哈班”。此外,還有張萬年、於吉榮、宋廣德、耿付有等一大批青年藝人,他們的技藝各有千秋。辛亥革命以後,孝義碗碗腔逐漸衰落,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全縣僅存15個農閑搭夥的影戲班子,而且大部分傢當破敗、技藝低拙、演出質量低下。新中國成立後,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1950年,皮影藝人那鵬飛、高仲玉、馮庭榮等將《白毛女》、《赤葉河》、《血淚仇》等現代戲搬上皮影舞臺。1959年,孝義影戲班在太原組建為太原市碗碗腔劇團,並改由真人演出,從此,皮影戲碗碗腔正式發展為舞臺劇。同時,孝義也成立由真人表演的碗碗腔劇團,使這一古老的藝術得到瞭新的發展。
碗碗腔唱腔結構屬於板腔體,唱句一般為七字句、十字句,偶爾也有五字句、八字句和十二字句的出現。唱起來腔隨字走,四聲嚴明。碗碗腔素有“以聲傳情,以唱制勝”的傳統。碗碗腔的唱腔沒有行當之分,隻有男女之別,表現人物感情、塑造人物個性主要靠演唱者不同的唱法。這種腔既宜演現代戲,又宜演傳統戲。碗碗腔的主要伴奏樂器有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