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表現性評價
篇一:利用表現性評價促進作文教學成效
利用“表現性評價”促進作文教學成效
——讀《課堂評價》一書有感
花園 金旦
《課堂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一書,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第一本關註課堂評價的專業論文集。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主題,內容涵蓋課程標準、課堂評價與外部考試一致性,課堂評價設計和實施的理論和技術,聚焦學習進展的課堂評價系統設計,課堂評價與教師專業發展等四個方面的研究報告。這些論文既有像倫敦大學國王學院Paul lack教授這樣國際著名教育評價專傢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有來自我國教育一線的成功經驗。在這裡,多元的理智傳統和研究范式彼此交融,理論分析與實踐探索立體碰撞,讓每一位閱讀的老師都能在課堂評價領域中廣泛涉獵,把握發展趨勢,洞悉研究問題,收獲心得新知。
在《論促進教學的表現性評價:標準——教學——評價一致性的視角》一文中,揭示瞭表現性評價與教學的關系以及促進教與學的發揮機制,為表現性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借鑒。
一、表現性評價的作用
一)促使標準、教學與評價的一體化
基於標準的教學需要對學生應該知道什麼和做什麼做出清晰的界定,開發和實施表現性評價的過程,就是對課程標準不斷分解細化,進一步清晰界定的過程,這在一定意義上實現瞭“評價即教學”意義上的一體化。同時,表現性評價能很好地促進教學,實現“評價助教學”意義上的一體化。
二)促進學生學習的潛能
表現性評價不僅能統整標準和教學,從而服務於教學,更重要的是具有促進和改善學生學習的潛能。能為學生闡明期望他們達到的學習結果,能為學生提供促進學習的反饋信息,能培養學生自我監控並對學習負責人的能力。
二、表現性評價促進學習的條件
一)在教學——學習——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