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發言稿
篇一:教研活動發言稿
學習 反思 進步
好生辦中心 杜莉莉
通過參加與黃山實驗的校際教研活動,使我對音樂教學有瞭更好的認識,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瞭較大提高。音樂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面向全體學生,關註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體驗等方面,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
一)以趣激情,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低年級的孩子,他們的有意註意時間較短,天性活潑好動,思維無拘無束,如果采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註意力不集中,從而降低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唱遊課學習習慣,將會對學生今後的音樂學習幫助很大。以趣激情,讓學生熟悉課堂常規,培養學生好的行為習慣。
音樂教學的特性就決定瞭課堂常規的特殊性,從問好到師生介紹都體現出一定的音樂性。如果單純用說教的方法進行,隻會讓學生感到單調、枯燥,轉眼就忘。如用兒歌代替指令,學生就會很喜歡並且樂於接受。讓學生在瑯瑯上口的兒歌誦讀中知道遊戲、行走、坐、站的常規。 例如:上課時學生交頭接耳不會傾聽,我就說:“小蚊子嗡嗡叫,不愛學習愛講話,人人都不喜歡它。”律動教學結束後,老師說“一二三”——學生答“快到位”邊說邊迅速安靜回到自己的座位。朗朗上口的兒歌既富有節奏感,又善意地提醒學生必須遵循的課堂常規。
二)、積極調動學生情感參與音樂活動。
生模仿能力強,喜歡遊戲,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們應該大膽地放開學生的手腳,引導他們把音樂轉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用簡潔的肢體語言去體會音樂的內涵。因為肢體語言是情感的表現。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則可以用肢體語言帶動學生的情緒變化讓其更
深刻地體會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與情緒。同時,要加強師生合作,強化體驗。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活動,隻有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之中,才能進行情感體驗。這個活動是指新授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開放課堂教學,促進空間及時間上的靈活性、學生思維活動的活躍性、組織形式的多樣性,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動手、動心中進行體驗,學會創新,充分調動好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