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教學設計
篇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添作文教學魅力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添作文教學魅力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整個東方文化的重要標志和世界歷史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作出瞭不開磨滅的貢獻。語文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承載著民族精神和民族靈魂,在傳統文化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應融於傳統文化之中。
然而,新時代的生受多元文化的影響,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在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失去瞭應有的魅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深感傳統文化在寫作中魅力無窮。近兩年來,我與同仁一起承擔瞭《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中央教科所科研課題)的課題研究工作,尤其在如何通過作文教學弘揚傳統文化方面,作瞭較為深入的探索,我認為作文教學應以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指導,以人為本,弘揚傳統文化,以生活為源泉,努力構建自由寫作的空間,增強學生的民族精神和自豪感,提高寫作能力。
那麼,如何讓傳統文化在作文教學中大放光彩呢?這裡提供幾個方法:
一、古詩詞、名句的引用
好的古詩詞、名句巧妙地引用到寫作中,能為文章增色不少。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寫作過程中碰到合適的語境,引用古詩句。如,描繪清新優美的自然,用“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表達離別相思的悲傷,用“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表達隱居山林的閑適,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其次,把古詩句借用到每段的開頭,總領全段。這樣,形式別具一格,意境優美,內容有鋪排之勢,美不勝收。曾有一名學生寫瞭一篇作文,叫《走過四季》,描繪自己對一年四季的獨特感受:開頭用“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總述自己視角、感受的獨特,然後分述用“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總領自己對百花盛開、大地穿上綠裝的春季美景的喜愛之情;用“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總領自己對熱鬧、孕育希望的夏季的憧憬;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總領自己對成熟、收獲、奉獻的秋季的贊美;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總領自己對冰清玉潔的冬季的尊崇,最後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總結萬物在四季盡情展示自己,奉獻自我的精神,托萬物言自己為人類貢獻一生之志。這樣的作品,怎能不叫人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