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資料大作文
篇一:作文素材: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失落”材料作文寫作參考
【我們面對的現實】
親愛的中學生朋友,我現在想問你們:當敦煌的瑰寶出現在大英博物館,當《孫子兵法》、《三國演義》的讀者更多的是外國人——作為華夏子民,我們應該為此欣喜還是悲哀?當我們的經濟實力受到世人的矚目,而中華優秀文化卻在不自覺中流失,我們是該喜還是該憂? 當然我們也知道,過去的文化是少數人的專利,隻有那些熟讀《四書》《五經》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才配談文化,而那些種地耕田的下裡巴人向來是見不著也想不到這樣的陽春白雪的。在孔儒之風居於正統的時代,文化的分量重若磐石,讀書人的行頭也似乎比別人高雅尊貴瞭許多。幾千年的文化血脈流傳下來,中國人可以自豪地說,我來自一個文明的國度,一個賁張著文化的國度,所以,文化成瞭時下許多人的寵愛,成瞭當今社會中的一種風氣或潮流。於是,這樣的文化幾乎可以填滿這個國傢的坑坑窪窪。
無論如何,文化都是一個高尚的字眼,崇尚文化更是一個民族的幸事,但果真國民的素質就高到連天上飄的,地上爬的,水中遊的都是文化的那個境地瞭嗎?如此“文化”的泛濫並不能見證這個國傢和民族的富強和優越,反倒是體現出瞭它的荒唐和無知。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在各個領域都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思想解放的確帶來瞭文化的活躍和激蕩,國門打開的確帶來瞭文化的四面來風八方有雨。也正是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新舊文化的矛盾,中西文化的碰撞,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比較,文化的守成和文化的變革都積極地不可避免地湧現出來。西方的生活方式、社會文化的東進也慢慢縮小瞭東西文化之間的距離,這在青年一代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我們所見所聞之處,80年代後期出生的人開始相信聖誕老人瞭,開始在麥當勞必勝客裡面過生日,可他們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筆該怎麼拿,沒讀過線裝書,沒見過長命鎖,沒上過八仙桌,他們可以把不知從哪個角落裡找出來的珠算盤當車推著玩。在他們的記憶中,不曾有過這些傳統的東西的印象,因此,它們是沒有質感的,是蒼白無力的。這些祖先傳下來的東西,浸濡著華夏民族幾千年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