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的口號
篇一:“口號”中的歷史
“口號”中的歷史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不同歷史時期,提出瞭不同的口號。口號既是文化現象也是文化符號。口號從來沒有離開過政治,它其實是穿著文化的外衣來表現政治的內涵。用口號來解讀歷史,別有一番歷史的“味道”。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提出瞭“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確定瞭黨的最高和最低綱領,標志著黨的創建工作基本完成。在這次大會發表的宣言中,明確提出瞭“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與此類似的口號還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萬歲!”等。 這些口號為後來黨的若幹文獻沿用,並出現在一些重大會議及節日慶典的標語中。這些口號激勵著許多革命志士進行前赴後繼的鬥爭。
在國民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瞭“打倒軍閥,打倒除)列強”的口號。在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黨在現階段的革命任務中指出:“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為首要任務。在大會發表的宣言中,前兩條就是“打倒軍閥!”“打倒國際帝國主義!”。北伐戰爭開始後,中華全國總工會《對國民政府出師宣言》又提出瞭“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這個口號是北伐戰爭中使用得最多,喊得最響亮的口號。北伐軍正是一路喊著這個口號,舉著“打倒軍閥!除列強”的標語,唱著“打倒軍閥!打倒列強”的戰歌從珠江之濱打到長江流域的。
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瞭“工農武裝割據” 的口號。秋收起義後,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開展遊擊戰戰爭,創造瞭以寧岡為中心的工農武裝割據局面。1928年10月,毛澤東在論述瞭紅軍與根據地存在和發展的理由時指出:“雖有很好的工農群眾,若沒有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便決然不能造成割據局面。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就是在黨的領導之下,將武裝鬥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三者結合起來。這是後來以農村包圍城市,進而奪取城市思想的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