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作文
篇一:關於珍惜糧食的作文
關於珍惜糧食的作文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要吃飯,都需要糧食。李紳的《憫農》告訴瞭我們:農民伯伯種的糧食是“粒粒皆辛苦”,糧食來之不易。 我國人口眾多,已達十四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僅占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活著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大問題。同學們,你為這個大問題擔心過嗎? 在學校的餐桌上地上橫七豎八的躺著許多米粒;在食堂門口的泔水桶裡漂浮著才咬瞭一口的饅頭;在傢裡的垃圾桶裡丟著你認為不好吃的餅幹。算一算,假如我們十四億人一餐浪費一粒米,那堆積起來就是不小的一座山,這些米可以讓我們國傢那些貧困地區的人們吃飽飯呢! 以前我吃飯也掉米粒,我總想:不就幾粒米嗎,掉掉沒關系。不想吃的時候就把剩下的米飯倒掉。這個星期,聽外公說種一季稻谷,在我們這裡需要半年時間,要經過播種、育秧、插秧,進行田間管理,然後收割,經過很多加工程序,才成為我們可以吃的米。想想自己以前的做法,感到非常慚愧。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不要浪費糧食,因為浪費糧食就是糟蹋農民伯伯的心血,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浪費糧食,就會影響我們人類的生存,請大傢珍惜糧食吧! 關於珍惜糧食的作文二)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可一點兒都不假,吃飯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嘛!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糧食資源眾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浪費糧食的現象也隨處可見,“節約”一詞在不少人的心裡已日漸忽視和淡忘瞭。吃飯已不成問題的我們到底要不要重視節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的糧食現狀是不容樂觀的。2000年我國谷物、棉花,肉類總產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傢。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糧食不知多瞭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瞭200多公斤!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三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占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著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個大問題。()如今,浪費糧食應該是最可恥的行為之一,因為浪費糧食就相當於慢性自殺!大傢看到,現在鋪張浪費的人越來越多,浪費的花樣百出,雖說目前我們中國人是餓不死的,但中國人口每年凈增長1200萬人,如果現在浪費,以後的中國人隻有餓死的份兒! 另外,我們應該有“一飯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樸素情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選種、播種,鋤草、施肥、收割到加工等,每一粒糧食飽含瞭農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辛勞!所以,我們珍惜糧食也是對他們勞動的一種尊重。正是有瞭他們的勞動,我們才能吃得飽,吃得好;也正是有瞭他們的勞動,當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旱災等襲來時,國傢才能調撥大批救災物資,而其中的糧食成為災民們的第一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