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奉獻
篇一:關於奉獻的作文
關於奉獻的作文
關於奉獻的作文一)
夜把花悄悄地開放瞭,卻讓白日去領受謝詞。——泰戈爾
奉獻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無畏;奉獻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豁達;奉獻是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是一首無言的歌,無數人唱起過,裡面的>故事感動過無數人!
我一直很喜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我覺得這句話不僅形容無私奉獻的老師,還象征瞭很多人,並且每次讀這句話我都會想起赤腳醫生——李春燕!
李春燕是貴州從江縣大塘村鄉村醫生。三年前李春燕衛校畢業後嫁給瞭大塘村一個苗族青年成為一名鄉村衛生員並且在自己傢裡開設瞭一間衛生室。大塘村是一個苗族村寨,隻有李春燕一個鄉村衛生員,生活在那裡苗族村民,生活極其貧窮,人們向來缺醫少藥,過去,村裡沒有醫生,得病瞭,除瞭苦熬,就是請鬼師驅鬼辟邪,或是用‘土辦法’自己治療,死瞭,誰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現在,大傢已經逐漸習慣瞭生病去李春燕那兒打針吃藥,有瞭初步的醫療保障。李春燕,嚴格地講不能稱作醫生,隻能叫做‘衛生員’,因為她沒有編制,不享受國傢的工資和其它待遇。由於工作環境差、入不敷出,我國的大部分鄉村衛生員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瞭。李春燕也遇到過相同的問題,鄉親們來看病,沒有錢付藥費,隻能記賬賒欠。2004年初,一直賠本經營衛生室的李春燕決定關掉衛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廣東打工。當他們正準備出門的時候,聞訊而來的鄉親們正好趕到。村民們掏出皺巴巴的一元、兩元錢遞給李春燕:“李醫生你走瞭,我們可怎麼辦?這是我們還你的賬,不夠的我們明天把傢裡的米賣瞭,給補上。”李春燕於是沒有離開。這是李春燕留在這艱苦的地方做鄉村醫生以來唯一想放棄的一次。
我總是在想:到底是什麼來支撐李春燕一直紮根貧困地區行醫的決心呢,她那柔弱的身軀要擔起的是整個村鎮人民的健康需要怎樣的>勇氣?!我想應該是一顆奉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