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揚中華美德作文
篇一:弘揚中華美德_傳承良好傢風征文
傢風需要言傳身教
傢是社會的細胞。好傢風能純民風、凈社風、轉作風、正行風、促黨風、優國風。對每一個人而言,弘揚好傢風、釋放正能量,既是實現個人夢的理智抉擇,也是助推中國夢的應有擔當。那傢風到底是什麼?傢風是寫出來掛在墻上呢?是在父親母親的話語裡呢?還是打小兒就藏在瞭心裡呢?也許一個詞,一句話,一段傢庭的回憶,都是傢風的載體。自古以來,傢傢傢戶都有立傢風傢規的傳統和習慣。那麼很自然就有瞭一個有趣的話題,大傢也都想認識自己傢的傢風是什麼?看到新聞上被采訪的各行各業人們說:“傢風是一個傢的全貌,傢風是在自己傢好傢風的基礎上去認識別人傢中的優良美德。”通過觀看這個節目,我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知道瞭什麼是傢風,也認識瞭不少優良的傢風。傢風又叫門風,是一戶傢庭或一個宗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傢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傢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幹壞事;傢風就是小小舉動創美德;傢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傢風就是心中有傢,心中有國。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說的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傢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傢風。
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小時候總是在父母懷裡撒嬌,然後是看著白發增多卻是無能為力,總是說要讓父母以後更好的過日子。可是到大瞭,卻又很多人忘記瞭小時候的承諾。都說孩子是父母心頭一把刀。兒時的調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時才能讓父母省心呢?隻有人到中年,自己有瞭孩子,才能感知父母當年的恩情。而此時的父母已過花甲之年,身體大不如前,還能陪伴我們多少年呢?因此孝順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傢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著收拾碗筷;傢裡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