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心得體會250
篇一:孝道心得體會
兒子教會瞭我
調兵山市第四 董春玲
“媽,再見!”說完,兒子便登登登下樓去。很快,我的耳朵裡便捕捉不出他的一點音頻瞭。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間兒子已經高出瞭我許多。我覺得兒子越來越像一個男子漢瞭。
兒子兩三歲時,有一次老公下班回來後想吃掛面,讓我下樓去買。我不愛動,便對他說:“你自己去吧!”老公說:“我困瞭。你買回來我自己煮。”我也說:“還是你買回來我給你煮吧!”兒子聽見瞭,對我說:“媽媽,你看傢,寶買面。”說著,他就要下樓。老公聽瞭,倍受感動,自己下樓買瞭掛面,我趕緊煮瞭。
兒子四五歲時,我傢要買房子。有一天我和兒子上街,兒子拉著我的手,對我說:“媽媽,從今以後,我隻吃飯,什麼都不要。”兒子這麼說的,也真的這麼做瞭。
兒子五六歲時,有一回我胃不舒服,在床上躺著。兒子看到瞭,便拿熱毛巾幫我敷。為瞭讓毛巾熱一些,兒子一邊擰毛巾一邊甩著手。就這樣,十多分鐘過去瞭,我胃好多瞭,可兒子的小手被燙得紅紅的。 父親在時,父母在農村住,兒子喜歡去那兒,我們雙休日有空就在那兒聚會。有一次,兒子對父親說:“姥爺,我知道你有個外號。”滿屋子的人都愣住瞭,兒子很少說這樣沒深沒淺的話。父親問他:“(本文來自:WwW.BdfqY.Com 千葉帆文摘:孝道心得體會250)什麼外號呀?”“老會計!”兒子很響亮地回答。父親笑瞭,滿屋子的人都笑瞭。父親幹瞭二十來年會計,記賬從沒出過差錯,別人叫他老會計,他挺引以為豪的。
兒子時由四小轉到瞭一小。離傢是近瞭,可他放學早我下班晚,他每天就得帶著鑰匙自己回傢。不僅這樣,他回傢後餓瞭,還得自己做吃的。每當做的東西味道好時,兒子便把一大部分留給我而他自己卻舍不得吃。
寒暑假時,老公上班,我懶得動,常常是兒子去做飯。手搟面條、花生蘸、拔絲地瓜、炸湯圓,這些我愛吃可又嫌麻煩、怕被油濺的,隻要我說一聲,兒子都會做給我吃。
大約從三四年級起,兒子生病瞭自己去藥房買藥,幫我去天光交閉路費。上超市回來他手裡拎的東西總比我多。也許是現在能這樣做的孩子不多瞭,所以不少人都認識兒子,他們都誇兒子懂事能幹。 現在兒子上瞭,學習任務很重,去公婆那兒的次數也少瞭。因為老公傢幾代單傳,親戚傢又都是女孩,物以稀為貴吧,公婆對這個唯一的孫子自然格外疼愛,經常給兒子一些零花錢。每次,兒子都會婉言拒絕。如果趕上瞭,兒子還主動幫著公公把尿壺倒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