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學習總結
篇一: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總結
《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總結
和平縣職業技術學校學校 駱 曉
一、引言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必修的重要專業課程。該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較紮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尤其是對中職學生而言,此課程最終目的要落實到應用上,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計算機網絡的理論知識,掌握網絡的組建、配置和維護技能。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一般是先集中時間在教室講完理論知識,然後集中時間到機房做實驗。由於《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某些理論知識相對比較枯燥,學生在學習理論時不能同時動手做實驗,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對理論學習比較排斥,在做實驗的階段無法有效地將已學理論和實驗結合起來。尤其是我校學生基礎較差,他們學習理論知識相對比較困難,這就迫使我們必須在教學方面有所突破,根據教學計劃和我校現有條件,利用機房實施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每次上課既講理論又做實驗,利用PPT課件中的圖像、動畫手段深入淺出地講解網絡理論知識,應用機房計算機硬件、虛擬機和其他仿真軟件進行實踐教學,提高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反過來促進瞭理論教學。
二、制作簡明易懂且形象生動的PPT教學課件,充分利用圖像、動畫手段講解網絡 理論知識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中有許多知識比較抽象,如數據通信基礎理論、網絡體系結構、網絡協議、路由原理與技術等,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為瞭將抽象的理論講明白,必須認
真準備教學課件,做到簡明易懂,隻講授其中最核心的理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圖像和動畫手段將抽象的理論變成動態的畫面。
例如,在講授數據通信基礎理論的交換技術時,學生對三種交換技術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不容易理解,我就把這三種交換技術制作成動畫形式,改善瞭教學效果。電路交換分為三個階段:建立電路、占用電路傳輸數據和釋放電路,課件能生動地反映這三個階段;報文交換無需建立電路,但每個數據文件作為一個報文整體進行路由尋址,通過中間的交換節點進行存儲轉發,最終到達目的地,動畫課件能形象地展示整個過程;分組交換與報文交換類似,將報文分成瞭多個數據片段稱為分組或包),通過中間的交換節點進行存儲轉發,有數據報和虛電路兩種方式,純粹理論講授學生不易理解,通過動畫課件的教學,學生基本能理解這三種交換技術,有效地提高瞭教學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