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漸行漸遠作文
篇一:2015年西城一模作文范例(真正的,某某之窘)
真正的紀念碑
對英雄的銘記,有時並不在碑。
曾居於廣州。偌大的羊城,卻有一處足令幼時的我疑惑。中山紀念堂對面,有一座高聳的土丘,土丘制高處巍然著一座石碑,那蒼老暗灰的顏色在廣州多雨的陰濕雲層下總有一種英雄凜然的莊嚴氣象。這)是一天黃昏,我借著夕陽的餘暉,驚異地讀出石碑上巨大的“黃花崗七十二忠烈”金字。然而我的疑惑,並不在碑,而在丘園入口那永遠緊鎖的鐵門。
時至今日,我依舊記得當年的疑惑。那座石碑,曾讓一個十歲的女孩如此敬畏,卻被一扇鐵門簡單地擋在門外。如果一種紀念碑拒絕民眾的參與,這樣的紀念碑又有怎樣的價值?
這讓我想起漢堡反法西斯紀念碑。那高十二米的碑身上,沒有鐫刻怎樣的事跡或姓名。它隻要求前來參拜的訪客用筆在碑上簽下一個姓名。每簽滿一層,石碑就下沉一層。如今,它已完全沉於地底,隻留一個說明牌,闡述碑的意義:“有朝一日,漢堡反法西斯紀念碑將完全沉於地低。那時,將隻有我們自己能站起來抵抗非正義。”
我在那空空如也的碑身上讀到瞭紀念碑的真正意義。碑,從來不是目的。碑真正的內容,最深刻的價值,在人們自己身上。這並非道德捆綁。而是這正將一種對英雄的崇拜、對自由的渴望根植在人們心裡。
漢堡反法西斯紀念碑沉下去瞭,人們心頭的紀念碑卻豎起來瞭。
羊城的那座緊鎖的紀念碑,彰示一種畸話邏輯。以為紀念碑隻在於豎立。隻要碑身立正,似乎就自有氣勢。而實際上,在那座園林拒絕一個女孩拜訪的腳步時,那座紀念碑已經倒塌。一段恢弘的歷史,那麼多英雄豪邁氣概,也一並封存起來。
梁文道先生曾嘆息中國沒有紀念碑。他問,當日本人參拜靖國神社時,中國的民眾能去哪裡。然而中國也不乏碑林,南有國殤園,北有人民英雄紀念碑,何謂無碑?於今,我心中終於有瞭答案。土上有碑,而心中無碑,這也許才是最為深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