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作文教案
篇一:《我的母親》教案及教學反思
《我的母親》教案
一、教材依據
《我的母親》是中等職業教育國傢規劃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精讀篇目。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記敘文的語言。老舍是著名的語言大師,他的《我的母親》是語言運用方面的典范。教學本文為學生學習記敘文的語言提供一個范例。
二、設計思想:《我的母親》極鮮明地體現瞭這樣一個特點:以“致力於全面提高職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宗旨,遵循“註重基礎、強化能力、突出重點、學以致用”的原則,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極強,且具有時代精神和生活氣息。該篇文章語言樸素,情感濃烈,向我們呈現瞭一位普通勞動婦女勤勞困苦的一生,表達瞭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因此,本文不僅是學生繼續瞭解敘事性散文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對處於生理、心理不穩定的職高學生的情感的洗禮。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課文自然樸素又充滿感情的語言。感受母親形象,能夠把父母的那種深沉的愛在作文中運用自然樸素的語言表現出來。
過程與方法目標:1、在學習方式上,針對本課特點與學生實際情況,七八個同學一組,每組選出一位小先生,負責本組活動。通過閱讀、質疑、合作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作能力。2、在教學方式上,我主要采用導讀啟示——賞析探究——評價歸納——訓練遷移四步立體的教學方法,通過重點賞析、朗讀品味、寫作體驗等感受母子親情。3、通過多媒體,創設優良的教學環境,催生學生情感,縮短師生、生生距離,為平等對話創造條件。4、通過比較閱讀,升華文章主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驗母愛的偉大無私,熱愛母親2、感受作者的博大志遠,學習作者的感恩親情,反省自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四、教學重點:由於作者生活的時代與學生生活的現在相隔較遠,學生個人的閱歷的不同,他們對母親的詮釋也就因人而異,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品味作品樸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