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父親作文
篇一:作文與父親
我猜,幾乎每個人時都寫過關於父親的作文。當然,我也如此。隻是當時寫瞭些什麼,早已像一粒沙,湮沒在遺忘的沙灘。大概因為我寫得太水,老師從沒在課堂上念過。不過我仍然清楚地記得,那時的父親為人師表、風華正茂。卅載彈指,如今的父親桃李天下、花甲而退。雖說時光讓父親和我都長瞭30歲,但我依然不敢確定,假如現在還讓我寫30年前那篇作文,我能寫好嗎?
說起作文,在我剛讀時還幹過一回愚事。一天,發高燒沒去上學。同為教師的父母見無大礙,等我吃完藥上床休息後就上課去瞭。一覺醒來,感冒好瞭一大半。想到一天都不用上學,心裡癢癢的,就想找點什麼事來做。瞥見書桌上兩大堆作業本,一堆是母親的,政治作業,沒興趣。另一堆是父親的,作文本。想起平時父親批改作文的樣子,頓時來瞭興致。於是找來毛筆,學著父親在紅墨水裡蘸一蘸,裝模作樣地開始批改作文。評分標準大致有兩點:其一,字寫得好不好看,好看的高分;其二,文章寫得長不長,長的高分。字寫得怪、文章又短的,對不起,大紅叉一枝加大鴨蛋一枚,外送歪歪斜斜的五字評語:“把字寫好點”。於是,幾十篇作文被我半小時搞定,得分從0至100不等。批閱完畢之後還不過癮,又逐一復查。個別不合理的分數,圓圈塗掉在旁邊重打。想到自己一年級就把生的作文給批瞭,那種油然而生的成就感直到現在都記憶猶新。不過事情敗露之後,我也為此付出瞭代價。記事以來最為嚴厲的批評自不必說,還讓父親第一次向全班學生道歉。當然,那也是唯一一次。
現在,我的女兒正好也讀一年級,和30年前的我一般大。老師還沒有來得及讓她寫父親,隻是佈置一些簡單的看圖寫話。那天不經意拿起她的作文本一看:“下課瞭,同學們懷著無比快樂的心情開展各種體育活動。有的打球、有的跑步、有的跳繩。老師問:同學們,你們為什麼那麼快樂啊?同學們回答:因為體育活動可以帶給我們健康的身體??”。時春遊,全班同學徒步5公裡參觀牯牛坡水庫,回來照例要寫作文。其時已是,我對好作文的標準又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首先,成語連用、多多益善;其次,立意高遠、結尾點題。於是我絞盡腦汁、搜索枯腸,用瞭諸如春光明媚、百花盛開,朝氣蓬勃、歡聲笑語,山清水秀、波光粼粼之類不下十個連用成語,然後滿懷期待地遞給瞭父親。父親接過作文時還笑呵呵的,一看標題,表情立馬刷新,連一點過渡也沒有。再到我自以為花團錦簇的成語聯播時,還微微搖瞭搖頭。結尾,居然下意識地皺瞭皺眉。多年以後,我仍然記得那篇《雄偉壯麗的牯牛坡水庫》的結尾:我向雄偉壯麗的牯牛坡水庫揮手告別,然後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刻苦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後當一名光榮的科學傢,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美麗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