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傢作文
篇一:《外婆的傢》觀後感
《外婆的傢》觀後感
今天上午,我看瞭一段感人肺腑的電影:韓國導演李廷香的作品《外婆的傢》。
坐完火車又坐汽車,經過山路顛簸,主人公相宇極不情願地來到山裡,和外婆住在一起生活。初次見面時,相宇真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小男孩,任性、調皮、不合群,對待外婆毫無禮貌,直呼她“聾子、啞巴、沒用的傢夥“,甚至動手推她。在物質匱乏的山裡,在力所不能及的外婆的心裡,也許能給相宇的,隻有“對不起”,以及盡全力省吃儉用,為外孫買點吃的穿的。外婆當然不會和自己的親外孫計較這一切,這是她等瞭很久才擁有的一段重逢和相守時刻。
然而,相宇一直在不斷制造麻煩:因為要買電池,對外婆大發脾氣,並偷走外婆的銀簪;因為不高興,打碎傢裡的罐子,並扔掉外婆唯一的鞋子;因為外婆翻山越嶺帶回傢的是燉雞而不是快餐肯德基,耍脾氣打翻飯碗;因為虛榮心作
祟,不讓外婆和自己做同一班汽車從鎮上回傢……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自私又乖戾的相宇,會在外婆從鎮上走回鄉下時愧疚地接過外婆手上的籃子,會在受到委屈時面對外婆毫無顧忌地大哭,會在外婆生病時笨手笨腳地照顧她……一切開始變得美好,變化卻不懷好意地到來。山外來信瞭,相宇要回到媽媽的身邊,這意味著,他和外婆不知道是否有機會再見。多希望時間能走得慢一點,慢到足夠等到相宇再次回來,慢得可以滿足外婆“死前一定要見一面”的期待。
也許,我們都曾有過任性無知的時候,是時間和經歷的感化,讓
我們學會認識和接納各種感情。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在長大,而我的長輩在衰老,能在一起的日子,用手指都能數清楚。
看到任性妄為的相宇,令我想起瞭自己也有他的影子存在,因為親人的溺愛,有時做事不顧後果……如果親情也失去瞭,那還會剩下什麼?無論我們有多麼調皮搗蛋,都總有人悉心教導我們,無論我們多麼無視反感他們,他們都會繼續在背後支持我們,他們,是愛我們的傢人;無論我們去哪裡,無論我們處在什麼環境,都有一個避風港,那是我們的傢。生活的路可能永遠是艱辛的,但親情這個角色,指導我們每個人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打開心靈那扇緊閉的窗,感悟親人給自己的那份最真摯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