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社火作文
篇一:社火
社火是廣泛流行於中國農業社會的一項大型民間遊藝活動。在中國西北地區的社火表演中,社火臉譜是演員非常重要的臉部化妝形式,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社火臉譜的繪制是目前保存在中國陜西寶雞地區的一項古老的民間美術技藝。其繪制多用中國畫中常見的毛筆;用色多是鉛白、腥紅、石青、石綠、石黃、黃丹、洋綠等礦物質顏料;顏料用蜂蜜水、冰糖水、雞蛋清等物進行配制。其繪制過程一般包括:打底色、定眼竅、吸油、勾白、填色、提醒六步。本文通過田野考察,對社火臉譜的繪制過程作一詳細說明。
同時,本文還對社火臉譜的藝術特點作出簡要分析。
社火臉譜的形成受到戲曲臉譜的影響。但其源頭可以追朔到原始狩獵偽裝、巫術化裝及商周儺儀和宗教祭祀面具;戲曲臉譜與社火臉譜是“源”與“流”的關系。
社火臉譜的藝術創作規律一般包括:臉型、眼竅、五官的圖案紋飾畫法及其相互配合,用以表現角色不同的性格與身份。
社火臉譜的審美特征具有鮮明的民間性,艷麗、花哨和繁瑣,是“剛”與“柔”的結合。
關鍵詞:社火臉譜 繪制 藝術分析
一、社火臉譜的繪制技藝
1社火臉譜的概況
社火甫一亮相,最吸引人的就是由臉譜畫成的花臉,這是最能體現社火藝術魅力的地方。按社火藝人的說法:“內行看臉竅,外行看花俏”。誰裝扮的花臉多,誰的社火就“硬”。因為花臉角色多由小夥子擔任,能戴盔帽、穿蟒靠、執兵器,裝扮起來威風凜凜,很有氣勢;老人們說,在農村,社火耍的就是個氣勢,耍的就是小夥子,看誰傢人丁興旺,所以當地民間對臉譜化妝極為重視。
社火中還流行過面具的裝扮形式。據陜西省社火臉譜藝術傢李繼友先生回憶,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寶雞社火中也見到過假面具:
西秦社火在早時也是戴著面具表演的,民間藝人把這種面具稱之為“獸面”或“獸臉”。筆者有幸曾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