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抒情的作文,荷花
篇一:學會抒情 記敘文寫作模塊二
抒情是直接或間接地抒發內心感情的一種表達方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抒情,是文章打動讀者、感染讀者的重要手段。抒情,是抒情詩、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述方法;在敘事性的作品中,它常常與敘述、描寫、議論等結合運用。在議論說理的文章中,作者一般很少直抒感情,而是通過對某種觀點的論證,體現作者的愛憎感情。記敘中運用抒情表達方式,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一、抒情的方式方法
從上述表述中可見,抒情分為兩類: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 抒情往往不會單獨出現在文中,它常與記敘、描寫、議論等結合在一起。一般來說,直接抒情一般要與議論結合在一起,而間接抒情一般與敘述、描寫結合在一起。結合要求自然,不能牽強,切忌空泛、虛浮,無病呻吟。
二、各種抒情方式方法概述
(一)直接抒情法
又稱直抒胸臆法。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於任何別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讀者,引起共鳴。直抒胸臆的特點是:不要任何“附著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瞭當地宣泄;不講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無遮掩地袒露。這種直陳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顯得坦率真摯,樸質誠懇,很能打動人心。
(二)間接抒情法,具體又有如下幾種:
1.借景抒情法
借景抒情又稱寓情於景,是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通過景物來抒情。它的特點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在文章中隻寫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通過對花鳥草木的描寫來抒發亡國的憂憤、離散的感傷。在寫作中,抒情而不直寫情,繪景而不止寫景,借景抒情,情以景興,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情豐意密,深切動人。
2.觸景生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