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鋪路作文
篇一:為作文墊好鋪路石
為作文墊好鋪路石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訓練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訓練,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體現著聽、說、讀、寫諸多方面能力的培養。現在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面對這些豐富多彩的事情,他們心中一定有話要說。但要讓大多數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理論性的語言寫下來,學生要麼抓耳撓腮,叫苦不迭,要麼搬出一大堆作文書作參考,要麼憑空想象,胡亂捏造。鑒於此,要想讓學生順利到達“有話可說,有文可寫”的作文樂園,就要給學生“鋪路”。那麼理所當然的鋪路任務就落到老師的身上,“路”鋪好瞭,學生自然會到達樂園,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下面我就自己在作文教學中的點滴體會談談如何為學生作文鋪好“路”。
一、用課本資源鋪“路”。
首先,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學校,他們主要是通過課堂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那麼,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寫出上佳的文章,其源泉就在課本上。“問渠哪 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就是課本。首先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每篇課文都是學生寫好作文的范文,可以起到借鑒作用。所以,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善於捕捉課文中的不同的寫作特點,並指導學生學習這些寫作方法,進行仿寫練習。再是仿精彩段落: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對課文中的精彩段落做到:流利地讀,用心地記,巧妙地仿。教學中,我註意把握這個機會,課前先讓學生認真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從而完成流利地讀;課中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精彩段落和精彩句式背下來,完成用心地記;課後,再要求學生按精彩段落的寫法進行仿寫。我用這樣的方法鼓勵學生求異思維,由此來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段的寫作能力。另外是結合課文寫讀後感:語文課本中,絕大部分都是思想內容精辟,而且語言文字精練的好文章。在教學過程中,我註意把握時機,既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又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而讓學生寫讀 後感,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二、用生活素材鋪“路”。
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