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在寶石島采蜜的歷險記作文
篇一:描寫蜜蜂的作文
描寫蜜蜂的作文
春暖花開,遍地五彩繽紛,天氣和明,藍天上飄著朵朵白雲。田野上嫩嫩的鵝黃埋沒瞭大地,極像是一張張不規則的黃|色地毯。柔和的陽光撫慰著它,秀綠的麥畦與它交相輝映。我想,這花叢裡必定有數也數不清的忙碌著的蜜蜂吧!於是,我快步走近那黃花叢,頓時,一縷縷清風中夾雜著辣鼻的香氣,沁人心脾。我仔細地一瞧,“呀!”果真在我眼前有一隻小蜜蜂,它正在花蕊上輕巧地采著花蜜和花粉。我不禁地問這個“溶化的作傢”是在博采眾芳創作什麼巨著呢?我抬頭一望,遠遠近近還有來往著的蜜蜂。真可謂:“不論平地與尖山, 無限風光盡被占。”
蜜蜂確實是辛苦的。它們的一切都得靠自己白手起傢,用自己的高超技藝修造六邊形蜂巢。難怪人們稱它們為,“精明的建築師”。它們釀造的蜜對人類有極大的益處,然而,這些小生靈的生命卻像蜉蝣一樣短。工蜂最多能活上 7-8個月;有許多更可憐僅活1-2月。根據西德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有關部門統計:蜜蜂釀造一公斤蜜,必須進行相當於六次的環球飛行,時間為一年零三月,飛撲近七百萬朵花。因此蜜蜂在最忙的花期,它們早晨3-4點就開始采蜜,許多工蜂往往飛在中途就力竭而死瞭。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啊!甜蜜,居然是以生命為代價的。然而,令人悲哀的卻是“采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更令人惋惜的是,人們僅懂得吃蜜的甜蜜,不堪理解釀蜜的辛苦。而養蜂人居然用它們的生命 的全部價值去換取瞭金錢!
蜜蜂與人類的生活有密切的關系。在《詩經.周頌.小瑟》中就有“莫於栟蜂,自求辛螫”的話,是說蜂能螫人。蜜蜂隻是在它們誤以為你要傷害它們時才螫人的,這一螫,就會耗盡它們的生命。它們對天敵的不屈不撓,勇於反抗的精神,盡管是以生命的犧牲為代價,也是可歌可敬的。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用蜂蜜作為紀念品瞭,以增進友誼,表示對幸福的祝願。封建貴族間還以蜂蜜作為禮品,可見,在當時蜂蜜就被人們普遍視為珍品瞭。在美國的一些地區的婚禮慶祝儀式上也喝蜂蜜酒,成為瞭一個傳統的節日。古代的匈奴王—阿提拉就是痛飲蜜酒死於結婚儀式上的。我國人工養蜂很早,最遲始於漢代。據晉皇甫謐的《高仕傳》記載,東漢的延熹年間公元158-167),有一個叫薑岐的隱士,以養蜂為生,積累瞭一套養蜂的管理經驗,他的養蜂技藝一直被人們借鑒。據說那時有許多不恥相師的人從各地來向他請教,他也從不保守,而且誨人不倦地傳授經驗,他的這種態度也是可嘉的。我想, 我們的時代也需要有千千萬萬個“當代薑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