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蠅與蜜蜂作文講評
篇一:“蜜蜂”和“蒼蠅”找出路材料作文導寫
2014-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抽測
作文閱卷評分細則
作文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威克教授做過一個實驗:把幾隻蜜蜂放進一個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們向著光亮不斷碰壁,最後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後在瓶子裡換上幾隻蒼蠅,不到幾分鐘,所有的蒼蠅都飛出去瞭。原因是它們多方嘗試——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變方向,雖然免不瞭多次碰壁,但最終總會飛向瓶頸,成功逃脫。
一、審題
這個材料顯然是多元的材料。
從材料來看,這是借助一個實驗現象中“蜜蜂”和“蒼蠅”面對開口的“瓶子”兩種不同做法的材料,引導考生對生活中如何獲得成功的思考,可以說是一道由現象生發本質的頗富哲學意味的智慧命題。 材料內容可以看成兩個點:
一是開著口的瓶子:瓶子,自然可以理解為困境、困難。由於“蜜蜂”和“蒼蠅”都要面對這個開口的瓶子,這就決定瞭學生的寫作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要建立在“面對困難、困境如何處理”這個大背景下來完成。
二是兩類昆蟲的不同做法:
瓶子的“平放”、“瓶底向光”又給解決困境提供瞭可能:蜜蜂始終向著光亮,不斷碰壁,最後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而蒼蠅盡管也不斷碰壁,但經過“多方嘗試”,最終飛向瓶頸,成功逃脫。由於材料中對蒼蠅的做法的表述用筆較多,而且最後的結果是“成功逃脫”,所以絕大多數的考生會圍繞“不斷嘗試才能獲得成功”、“選擇合理的方法去贏得成功”等正面去立意或“不切實際的追求必然導致失敗”、“不知變通必然會失敗”等反面去著眼,這些無疑都是扣題的。
無論學生寫作的起點在哪裡,隻要扣住關鍵詞“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