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一條魚的狂奔
文章分類:動物作文
你也會想看的:喂鴿子作文
篇一:定稿學生: 語文期試卷(諶) 2015.10
深圳市高級中學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測試
高 二 語 文
命題人:語文備課組審題人: 諶晗 校對:齊敏、劉靜 本試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基礎知識和能力考查共63分;第二部分本學期知識考查共87分;全卷共計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註意事項:1.答
第一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2B鉛筆塗寫在答題卡上。2.凡選擇題必須填塗在答題卡上才有效,主觀題必須寫在答題卷有效區間內才有效。
3.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將答題卡按座位號、頁碼順序收回。
第I卷 閱讀題
―、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態
修建軍
“和”與“同”是先秦時期兩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國語》、《左傳》中就有明確記載。孔子有關和同之辨的理論,是對前人學說的一種繼承和發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個重要標準。和與同的區別,在於是否承認原則性和差異性。承認差異,有差異性的統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認是典型的中國哲學智慧。
以儒傢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納百川的文化心態的歷史體現。孔子創立儒傢學派,在對傳統文化進行全面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瞭“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並未一味求“同”於周禮,而是在對三代文化的“損益”、“因革”有著清醒認識的基礎上,采取瞭取其所長、擇善而從的態度。整個儒學的發展史也充分體現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