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馬航作文
篇一:2014年全國作文審題
2014年全國作文審題
兩人過獨木橋。學校開運動會,最後一個項目是“山羊過獨木橋”,規則是學生從獨木橋兩邊同時上橋,在橋中間時兩人相遇會有一個人下橋一個人通過,但在這個項目的預賽時,有一對同學在橋中間抱住轉身,雙雙通過,裁判認為這樣做有爭議。根據此材料寫作文。 今年河南省語文依然是材料作文,和2005年山東作文題“雙贏的智慧”有交集,而且暗合瞭“制度改革”,考生可以有較大的思考空間,可以從多方面入筆。
首先,可以思考“規則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希望規則能夠鼓勵“合作的雙贏”,而不是鼓勵“排擠的雙輸”。比如,題目可以寫“規則與人性”、“生活是不能預設的”。其次,可以聯系升學與的“獨木橋”現狀去寫。存在競爭,但這種競爭應該是有人性的競爭,應該使每一個學生學會合作共贏,而不是相互排擠,可以寫“競爭與人性”。再其次,也可以從創新的角度去寫,“如何對待出格者”、“出格可能是一種創新”、“創新需要制度保護”,等等。 作文主要考查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檢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批判性思維能力,這是奠基於精神自由之上的獨立思考能力,是一種創造性的思考能力。 今年依然是材料作文,形式上與近幾年比變化不大。材料最後是一個明確的‘不確定’,即命題人對‘互相抱住,轉身換位,全都順利過橋’這一做法沒有明確肯定,也沒有明確否定。這個材料的重心是選手在比賽中的做法。而這個“做法”的關鍵就是變“競爭對抗”為“互助合作”,使雙方都獲得成功。作文就可以以此來立意。
這個立意,既抓住瞭材料的核心,又能緊密結合現實,寫起來有話可說。小到同學之間,大到團體、公司,乃至民族、國傢之間,無處不存在著競爭與合作。有同學會拋開“競爭”這個背景,孤立地談“合作、互助”,而忽略瞭材料中的“比賽”“決定勝負”等這些因素。“這顯然屬於對材料把握不全面。但這樣寫,也還沒有‘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對得分影響不大。
結合材料深入分析可知:這種‘相互抱住,轉身換位’的做法,不同於‘習慣上’的做法,屬於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