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列經典心得體會
篇一:讀《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編》心得體會
讀《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編》心得體會 一直以來,馬克思作為共產主義的先驅者和締造者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個19世紀是在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國傢,正是由於馬克思的主義的傳播,從而實現瞭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相繼出現瞭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偉大舉措。馬克思之所以偉大歸咎其理,莫過於思想的偉大,馬克思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在創立新哲學的過程中站在徹底的唯物主義立場上,堅持瞭徹底的辯證法,從而在人類認識史上第一次給“批判“以正確的規定,說明瞭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及相關專題的學習,使自己加深瞭對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的理解,進一步提升瞭用馬克思主義的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改造主客觀世界的認識。學習原著是一段艱苦的歷程,也是一段啟迪心智的過程,通過導讀與研讀,思考與交流,自己感覺始終處於一種迷惑與理解的輪回之中,而回首初讀原著時的情景,不禁又發覺自己的認識之路已走過瞭一大段旅程。作為一名黨課的學員,我們必須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處理實踐和理論的關系,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態度來對待歷史、社會及工作生活中的諸多問題,承擔起時代所賦予我們的重任。 馬克思哲學產生於資本全球化的自由競爭時代,本質上就是批判資本主義弊端的產物。從產生之日起,就對這個社會造成的剝削和壓迫以及兩級分化,不斷揭露和批判,從而時時提醒一切富有正義感和良知的人們,不斷地反思這個似乎是“永恒天國”的社會。馬克思哲學與生俱來的批判性精神是建立在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基礎上進步意識、憂患意識、求真意識和反省意識等的總和。用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話加以整理,這種徹底的批判精神集中體現在:第一,從變化發展中把握事物,“它指出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瞭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麼都不存在”。這無疑體現瞭註重發展、推動變革的進步意識。第二,“新思潮的優點恰恰在於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料未來,而隻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這種立足現實、現向未來的創新意識,解決瞭長期以來困擾人們的一大難題,即面向諸多可能性的未來,如何使理論的前瞻性避免主觀臆測。第三,“這種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結論,遇到觸犯當權者時也不退縮”。這裡既包含著自我批判的反省意識,又包含著不畏權勢的唯實精神,體現瞭徹底的科學態度。筆者以為社會要進步要更好的發展,必須要有一批勇於和敢於堅持批判精神,拿起批判武器的人士。作為一位接受馬克思理論教育的中共黨員,我們理應(轉自:wWw.bdFqy.com 千 葉帆 文摘:馬列經典心得體會)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在實踐中應該自覺運用這一思想武器為建設和諧社會服務。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這種徹底的批判精神都是我們巨大的思想財富,它的魅力也必將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