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公園的景點的作文
篇一:對蘭溪市中洲公園及其周邊環境調查報告(定稿)
對蘭溪市中洲公園及其周邊環境調查報告 泉州師范學院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13地理科學 蘇鄭毅恒 130904044
說明:本文電子檔已存入百度文庫,請尊重筆者勞動成果,切勿山寨)
寫在前面:作為新一代的蘭溪人,我自幼生長在母親河--蘭江 之畔。借這一次學校要求的3500字的社會調查的機會,我覺得有必要回報傢鄉。雖然寒假作業要求言之有物,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但是筆者畢竟是第一次寫有關於環境調查報告,這種類似與論文之類的文章,還是缺少一定的經驗的,文章中可能會有許許多多的漏洞,也會有很多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的地方,還望讀者見諒。一:背景介紹部分背景介紹引自百度百科)
蘭溪市,是浙江省金華市的下屬縣級市,位於浙江省中西部,地處錢塘江中遊,金衢盆地北緣,地理坐標為北緯2 9°1'20"—2 9°27'30",東經119°13'30"—119°53'50",東西長67.5公裡,南北寬38.5公裡,距金華市區20.5公裡,杭州132公裡,總面積1310平方公裡。自古有“三江之匯”,“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稱。東南鄰金華市金東區、婺城區,西南接龍遊縣,西北毗連建德市,東北與浦江縣、義烏市交界。2012年末全市戶籍人口達66.60萬,人口密度為507人/平方公裡。市內水系屬錢塘江水系,主要有三江衢江、金華江、蘭江)五溪梅溪、甘溪、赤溪、遊埠溪、馬達溪)組成。蘭溪地處金衢盆地北緣,地質學上稱為“紹興--江山深斷裂帶”,地層展佈相當齊全。巖體以沉積巖為主,有少量侵入巖體和次火山巖體。地質構造屬浙江西部揚子準地臺浙西臺褶帶諸暨衢州拗陷。板塊構造屬晚元古代太平洋板塊俯沖帶。市境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小於0.05g的穩定地區。 中洲公園,又名中洲背,在蘭溪市區蘭江中,為婺、衢兩江匯合沖積而成。四周環水,東西寬900米,南北長1800米,面積800畝,呈琵琶狀。經悅濟浮橋或蘭江大橋支橋均可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