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的作文
篇一:我的傢鄉
我的傢鄉
我的傢鄉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我的傢鄉在高平市,雖說這裡不是一個很大的地方,卻是一個很有靈氣的一個縣級市。在她的北部是有名的長平之戰古戰場遺址,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樹木茂盛,小山錯落有致,現已成為旅遊區。吸引瞭許多國內、國外的遊客前來遊玩。 戰國晚期,齊、楚、韓、魏、趙、燕六國相繼走向衰弱,強大的秦國,雄心勃勃,開始實施統一六國的計劃。公元前266年,秦相范雎提出瞭“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前262年,秦國發動瞭攻打韓國的戰爭,前260年,拉開瞭長平之戰的序幕。戰爭經過瞭上黨歸趙,廉頗與秦堅壁對壘,秦使反間計,趙孝成王換將易帥,白起暗使長平,趙括被圍等幾個階段,最後以秦勝趙敗而結束。秦將白起屠殺趙卒40餘萬,屍骨遍野,頭顱成山,血流成河,成為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最為殘酷的殺害戰俘的一次戰役。此次戰爭,秦國取得瞭決定性的勝利,為以後統一六國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所以,此次戰爭對於研究戰國晚期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變革興衰以及秦統一中國等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長平之戰距今雖然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但是,許多優美的故事和傳說,至今仍然廣為流傳,許多地名、村名的由來都與此次戰爭有關,如康營、谷口、圍城、箭頭、企甲院、三甲、趙
莊、徘徊等。百裡長城又稱秦壘)、營防嶺、空倉嶺、白起臺、骷髏山、將軍嶺、廉頗屯等許多遺址遺跡尚存。趙莊村,相傳長平大戰後,此地成為一片廢墟,趙括死後,當地老百姓將趙括屍體偷回,葬於村北的二仙嶺上,為使子孫後代不忘趙國,遂將此地改名為趙莊。
傢鄉的古文化給傢鄉帶來瞭生機與活力,旅遊文化將高平推向瞭世界。
如今的高平市村村修建瞭平整的柏油馬路。一座座高樓大廈聳入雲際,這是高平人民勤勞樸實的象征,走在幸福的康莊大道上上,我的心情極其舒暢。田野裡是辛勤勞動的叔叔、阿姨、伯伯們,是他們造就瞭我們美麗的高平。
我愛我的傢鄉,我愛傢鄉的文化,我的心在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