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西安地名寫的作文
篇一:西安地名由來
西安各地名的由來
湘子門
那是原來八仙之一韓湘子修煉成仙的地方。傳說原來韓湘子在灑金橋碰見鐵拐李和呂洞賓受到點化之後就來到湘子廟這修煉。後來就在這裡得道瞭。之後他修行的這個地方就被後人蓋瞭一座廟叫湘子廟。
粉巷
叫“粉巷”,是因為這裡自盛唐時期就是長安城內有名的煙花柳巷,這裡的“粉”取青樓歌女們“塗脂抹粉”之意。相傳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時常到粉巷與歌女們把酒言歡,推心置腹。
粉巷東面是南大街瞭,雖然粉巷名字比較有曖昧的味道,但目前是比較有特色的美食場所。
東木頭市
東起東廳門,西至南大街,長890米。此街宋代時稱菜市,金時稱草場。明時這裡成為府城的木頭市、枋板市,故更名為木頭市。明末,因其與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頭市相對,改稱為東木頭市。 東廳門
西起東木頭市,東至東縣門,長400米。因清代咸寧縣在東,稱為東縣,當時清軍廳同知署和咸寧縣初級審判、檢察兩廳設於此街,故得名東廳門。
東縣門
東起東羊市,西至東廳門,長265米。明清時期,此街中段路北為咸寧縣署,街北有縣署大門與縣門街,又因咸寧縣署在府城4、貢院門街位於西大街西段北側,南起西大街,北至西舉院巷,長145米。因位於“貢院”正門前得名為貢
院門街。“貢院”為明清陜西省舉行鄉試的考場,位於府城西北今兒童公園)。 東舉街院巷
位於今兒童公園東側,為南北巷,西起早慈巷,北至新寺巷,長424米。因西側“貢院”俗稱“舉院”而得名。1966年曾改名為奮發巷,1972年恢復原名。 西舉院巷
位於今兒童公園北側,東起早慈巷南口,西至牌樓巷北口,長331米。因北側“貢院”俗稱“舉院”而得名。1966年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