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靈公園的作文
篇一:黔靈公園實踐報告
篇二:黔靈公園導遊詞
黔靈公園
黔靈公園是國傢4A級旅遊區,位於貴陽市城區西北角,距市中心約兩公裡,面積426公頃,由象王嶺、檀山、白象山、缽盂山、獅子山、大羅嶺等群山和黔靈湖組成,氣候溫和、資源豐富,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城區公園,素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聖泉、靈猴而聞名遐邇,且自古就是貴州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譽。
說起黔靈山不得不提及赤松和尚,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赤松和尚雲遊至此,發現有在貴陽某座山上,匯聚瞭大量的天地靈氣。為瞭驗證這種靈氣,於是他就在山上倒栽一棵松樹,松樹竟然奇跡般存活瞭,於是他便四處化緣,在倒栽松樹的地方創建瞭弘福寺,並把此山命名為“黔靈山”,寓義:“黔省之靈,集於此山”/“天地之靈氣,必是人傑地靈之處”。
【“翠幛清溪跨白牛,樂眠水草已忘憂。橫吹鐵笛無腔調,水月松風一韻收。”就是赤松和尚留連黔靈山的風光山色,有感而發即興題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其字體飄逸灑脫,詩作清新悅人。】
進入園後順首當年赤松大師所開鑿的九曲徑上山,這一條蜿蜒而上的石級小道,全徑有383級階梯,24個“之”字拐,因有9個大彎道而稱為“九曲徑”。小徑上下都是陡峭的石山,石山上古樹林立,松濤陣陣,百鳥啁啾。【仰首凝眸尋不見,觸景生情,寫下瞭這樣的詩句:“盤桓九曲上黔靈,忽覺黃深樹嗚。仰首凝眸不見,鶯歌變作林濤聲”。】沿“九曲徑”拾級而上,或數步一折,或數十步一折,曲曲彎彎,峰回路轉。【董必武先生信遊到此,見如此美境,欣然呤詩贊曰:“竟上黔南第一山,老夫腰腳尚稱頑。泉清樹古葉微脫,填充外雙峰峙若關”。】
【“九曲徑”沿途古跡甚多,有明代地理學傢徐霞額所記的“古佛洞”,而沿著山道旁的石壁上有許多的石刻,從清人黃宗源的題壁“第一山”、“黔靈勝境”到“南無阿彌坨佛”??。引導人們走近佛門,感受“心既是佛”的境界。清人趙德昌所書“虎”字草體石刻,是以取虎為山中之王以虎鎮山,妖魔鬼怪不也接近,於是佛法弘揚,得一清凈之地。最有意思是“佛”字石刻悅耳,卻也動聽。傳說吹響小洞,能使人長壽。九曲徑的最還有一個泉亭,叫做洗缽池,穿過丫口再拐一道彎,前連是一塊“凹”地,弘福填充就座落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