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母校招聘發言稿
篇一:大學畢業生回母校的交流發言稿
大學畢業生回母校的交流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大學生朋友:
2003年,大學畢業後,我去過西藏,當過西部志願者。兩年後,回傢鄉**,以後的路怎麼走,是去企業打工還是考公務員,我感到非常迷茫。2005年,人事局出臺瞭招聘一村一大的信息,我報名參加瞭考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瞭,被分配到土橋鎮工作。從志願者到一村一大,我的人生經歷在不斷地豐富,我也從一個幼稚的大學生,漫漫走向成熟。為瞭激勵大學生到基層工作。組織人事部門專門為一村一大出臺瞭“三級培養機制”優秀的大學生可以推薦到村社區任職,可以報考政府雇員、事業幹部,特別優秀的可以推薦參加鄉鎮副職選舉)為我們大學生提供瞭舞臺,解決後顧之憂。。一是農民對現代農業知識的渴求,為我們找到瞭服務的途徑。在社區我利用村組幹部會、廣播會和編寫快訊等多種形式,深入宣講,講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容和政策要求,宣傳農業科技知識,讓社區廣大黨員、群眾瞭解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啟發引導社區居民新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意識。二是農村發展面臨的機遇,增強瞭我工作的信心。農2村四大基礎工程的推進,農民打心眼高興,隨著發展農業的各種優惠政策不斷增多,農村發展面臨著又一個春天。三是農村的各種機制體制,還需要我們努力探索。比如:在新形勢下組織農民抗衡市場風險,帶領他們共同富裕,如何教育農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如何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等等,都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和思考,認真實踐和工作。
二、要強化學習,提高服務水平和技能
要強化學習,多年的基層工作,讓我學到瞭書本上難以學到的知識,讓我一步步走向成熟,從一個幼稚的大學生,漫漫轉變成一位村幹部。2007年我當選社區的書記,當選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責任。如何團結好班子,如何帶領廣大群眾建設新農村等,都是擺在面前的重要問題。剛上任第一天,社區主任給我說,九九重陽節馬上要到瞭,可是社區沒有錢,還欠瞭幾萬元的修建辦公室工程款,看今年重陽節怎麼辦?剛上任,我就感到瞭壓力,基層工作難做,沒有錢的工作更難做。我靜下心,認真地思考,采取三個一點“對上爭取一點,社區幹部集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的辦法來解決。還好大傢一起努力,籌集到瞭資金,組織400餘名老年人,成功地舉辦瞭“**社區孝文化節活動”,得到瞭老年朋友的認可,總算度過瞭第一個難關。過瞭第一個難關,中學租用農民土地未付款問題、3、8組集體資產分配問題等一個個問題接踵而來,弄得我不知所措。為此,我深入群眾和農民交朋友,認真查找問題的根源,組織學校、群眾召開協3調會,化解矛盾。通過召開小組議事會,認真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群眾的事情群眾說瞭算,妥善處理3、8組集體資產分配問題。在產業發展中也遇到瞭不少問題,比如說:我剛到社區工作不久,社區幹部通過研究,決定發展產業,我們引進瞭一個業主,在社區發展中藥材50餘畝,業主看好瞭一片靠河邊的土地,我們就安排隊長下去落實土地,一天後,隊長氣沖沖地跑到社區辦公室發脾氣,他說他不當隊長瞭,我經過認真地詢問,得知他下去做群眾工作,有部分群眾不同意,罵他,說他得到好多好處。後來我下去組織群眾召開社員會,傾聽他們的意見,給他們解釋,有一戶思想不夠解放,始終不答應,他的土地又在藥材基地的中間,最後采取調整土地位置的辦法,在藥材基地外找瞭2分地給他種蔬菜,把那50畝土地集中起來發展中藥材。2007年,我花瞭4個月的時間,深入農戶調研,瞭解社情,民意。通過努力工作,不斷學習總結,才漫漫容入瞭社區這個大傢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