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長對學校的希望寄語
篇一:傢長對學校的寄語
傢長對學校的寄語
許多父母對待孩子就象對待一個打工仔,父母提要求、孩子被迫幹活、父母買單。這不是做父母,是在做老板。我女兒曾經寫道:“我的一些華裔朋友在父母的強迫下,變成瞭他們不願意成為的人。於是,她們心不甘情不願地做著傢庭作業,很少做義務工作,不願意結交新朋友。對他們的父母來說 ,這也是適得其反。因為這些孩子總是會有逆反心理,暗地裡磨洋工,失去理想,性格也變得很冷漠,根本不能實現父母替他們設計的遠大理想。”成長1+1) 做父母是要花時間的,你不能長期跟孩子共進晚餐,怎麼做到傢庭式教育?出問題瞭把孩子叫到跟前教育一下?這是學校式教育。區分傢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是教育者的身份,而是方式。學校教育就是流水線
大批量生產統一標準的有知識的孩子,也就是機器打造;而傢庭教學是每個孩子與父母的一對一、親密地情感與價值觀的分享,也就是手工打造。
過去我基本做到瞭每天回傢跟孩子吃晚餐,一起飯桌聊天。我知道在中國有些父母應酬太多,你得學會成功地處理事業和傢庭的時間分配,否則你是一個失敗者,哪怕做到億萬富翁xx。別說你做不到,蓋茨能做到,奧巴馬能做到。孩子特別需要父親的言傳身教,教育不隻是母親的責任。
如果跟孩子日常溝通有困難,你至少可以做到兩點:讓孩子感受到你愛她,你對她有期待。今年女兒在奶奶傢吃年飯,奶奶說,你得好努力,要一代超過一代。其實我也沒有超過父親,我父親50年代參加過全國勞動模范群英會,文革前在幾萬人的大企業做總工程師。但是,我在自己的條件下走出瞭一條不同的道路。女兒超過我就更難瞭,因為我還在努力,標桿還在上升,老爸我沒有漲停板。終生奮鬥的父母對成年孩子是很大的感召。我相信榜樣的力量。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朝氣向上,孩子能夠被激勵。總不能給孩子說一套,父母做出是另一套。父母的不好,孩子可能照單全收。
記住:什麼時侯開始學習做父母都不算晚。
有一次跟女兒爭吵,是批評她成績有下降。後來我告訴她,有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