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進校園活動方案
篇一:中華古詩詞進校園實施方案
“中華古詩詞進校園”設計活動實施方案
一、學校的地理位置和當前的教育目標
我校創辦於1957年,53名學生。占地1097.33平方米,處於本縣最南端,離縣城70多千米,條件相對較為落後。但是,長期以來,學校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行素質教育。今年我校又投資瞭近萬元進行瞭學生食堂改造,努力優化育人環境,創建和諧校園,使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大膽進行教學改革,以“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培養特長”為辦學宗旨,取得瞭良好的成績。
本著“為人的成長創造最大的空間”,立足發現人才,培養特長的辦學理念。今年初,我校積極開展學習“中華古詩詞”活動,讓中國文化的精髓得到延續和發展。讓校園充滿濃濃的古文化氛圍,讓我校的特色教育成為一支獨秀。
二、開展學習“中華古詩詞”活動的教育目標
學校中加強古詩詞教學,是充分發揮古詩詞教育的社會功能,提高學生文化素質,防止古詩詞斷代危機。
中華古詩詞是祖國瑰麗的寶藏,是歷代先賢給我們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中國老一輩革命傢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葉劍英、董必武等都有許多佳作傳世。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普及國學知識,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
三、學習“中華古詩詞”的重要性
1
江澤民同志曾號召“學一點古典詩文,有利於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思想,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開展“中華古詩詞”進校園這一活動的作用:
1、啟迪人的智慧,激發人的情感
人文教育的兩大基本作用,一是陶冶感情,提升精神境界,化育高度人性;二是活躍思維,開拓創新能力,培養高度靈性。
接受詩教,能使人在智力和情感兩個方面同時受到激發。因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