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並快樂著作文
篇一:2015黃浦一模作文“痛苦與快樂”
2015黃浦一模作文范文
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生總有痛苦和快樂。有人認為:逃離痛苦才能得到快樂;也有人認為:逃離痛苦也就意味著放棄瞭快樂。
痛苦的價值
井底之蛙,它在方寸之空間窺視著狹窄的天空。天空,一如既往的圓形,或明或暗,除此之外別無變化:井壁,灰沉沉的磚石,一成不變,唯有幾處青苔暗示瞭時間的流逝。它,沒有痛苦。它無需擔心天敵的獵殺,因為它甚至不曾知曉天敵的存在;它也不必為傢園被摧毀而困擾,因為,井即為一切,它與井共存。
它沒有痛苦。所以,它也不曾感受到與之對立的——真正的快樂。它隻是麻木地呆在它的井中,感覺不太自在,淪為一尊雕像。
井底之蛙不知道快樂,也許是命運的緣故讓它不得不失去痛苦。但現實中,很多人卻甘願去做那隻蛙。他們認為:逃離痛苦才能得到快樂。於是,他們隻註視著那邊名為“快樂”的狹小天空。但是天空卻漸漸失去瞭色彩。
沒有瞭痛苦也就沒有瞭快樂,它們是矛盾的兩面,密不可分。甚至有哲人把追尋痛苦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尼采曾推崇“悲劇美”。在他的《悲劇的誕生》中曾提到:古希臘人本應是個安逸的民族,可他們的文學作品中卻充滿瞭悲劇色彩。他們為何要把沒有體驗過的痛苦記於紙上?或許,這就是他們眼中“美”的一部分。有“悲”才有“美”,有“痛苦”才有“快樂”。
我並不贊成一味追尋“痛苦”的態度,但我極力反對對“痛苦”的視而不見。有人把“逃離痛苦”視為樂觀的一種表現,這隻不過是掩耳盜鈴。痛苦是真實存在的,它也是人生的一部分。無論人們如何處置它,它都不會有多大的改變,不同的是人們自己將會變得麻木亦或是勇敢。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瞭生活的真相後,依舊熱愛它。”在我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