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的陽光下成長,作文
篇一:讓學生在愛的陽光下成長
讓學生在愛的陽光下成長
袁傢學校 王彩萍 教育學生,愛心是基礎。愛,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是啟迪學生心扉的鑰匙,是促進學生奮進的催化劑,也是師生間達到心靈相容的接觸點。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愛心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懂得愛心教育的重要性,更要將愛心體現在教育的方方面面。
一、以理解、尊重為基礎,以愛心為出發點。
“理解萬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識的基礎。而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作為班主任就要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基本原則。
首先是要尊重學生----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現在的學生由於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為重要,而事實上尊重學生的人格確實是任何一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作為一個班主任、一個老師,即使學生犯瞭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隻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諷刺的話語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尊重,會使師生關系更為融洽。
其次,老師要有愛心,從愛心出發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礎。老師愛學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在愛的基礎上要管教,不要把學
生當作寵物,隻求他聽話,其餘隨他去。管要講原則,嚴而有愛。班主任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是“恨鐵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才能更加愛老師。師生感情不斷加深,才能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如果你對學生的愛心還不夠,那麼你就得去培養自己的愛心----當班主任不要光看到煩人的日常事務,而是要看到教室裡幾十個活潑的年輕生命。班主任這位學校裡的“傢長”還必須要贏得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