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長會經驗交流
篇一:生傢長會教育經驗交流分享發言稿
生傢長會教育經驗交流分享發言稿
作為一名普通的學生的傢長,我對孩子的教育理解也是很粗淺的,很多方面都是邊學、邊想、邊試,說得不一定對,請各位老師、傢長多包涵、多指正。我認為傢庭教育應該是穿插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為學校裡面已經有很系統、很好的課程學習瞭,課堂外就盡量少些正兒八經的說教形式。正如古詩所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應該是小孩子樂於接受的形式。
首先,傢庭教育以德為先。在此我並不打算展開講,一是沒有系統的深入研究,不敢在此班門弄斧;二是已經有很多專傢、學者給出瞭相當有分量的論證,大傢去網上搜索一下就可以瞭。之所以再囉嗦這一點,主要闡明本人對此觀點持絕對等同的態度,而且一直將它擺在傢庭教育的首位。
其次,傢長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我一直認為,就大多數孩子而言,個體之間的智力差距遠比想像中的要小,因此我的結論是,智力水平對學習成績的影響非常有限。別再對著孩子說他是蠢貨瞭,孩子是你的,智力是遺傳的,這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見過很多偏科的例子,科目甲的天才,居然在科目乙是白癡,這能說明他學習時一會兒智商高、另一會兒智商低?我想:之所以生成績千差萬別,主因就在於興趣。大傢不妨留心觀察一下,是不是孩子喜歡那科,那科成績就好呢?有人會質疑這裡的邏
輯,會不會是因為成績好而喜歡那科呢?對此我不反對,我的目的僅僅是想孩子學習能進步,而不是想在深層次的理論上糾結。
以上述觀點為基礎,我和妻子在孩子的興趣方面做瞭大量工作,也覺得是得益於此,使自己的孩子能在學習上輕松站在班級前沿。
有傢長會說,孩子真的不喜歡,我強迫他也不喜歡。的確,強迫是無效的,但有另外有效的方法。就以語文為例吧,因為我傢的男孩最初並不喜歡語文。我的辦法是找各種各樣很有趣的小故事,變換著類型,輪著播給他聽印象中低齡的小孩子沒有特別抗拒故事的),直到感覺到他對某些類型的故事特別感興趣,那我知道切入點來瞭。接著我會在閑聊中贊美一下故事的作者迭名也無所謂,叔叔阿姨就行瞭),贊美一下故事的描寫,反正能贊的都贊一贊吧,說多瞭,就在孩子心中形成瞭一種理想向往,故事寫得好多重要。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將他的興趣漸漸加濃,向著愛語文的方向一直走!如此順理成章,相信傢長們都知道該如何做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