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性作文訓練:閃亮眼睛
篇一:以范文引路從模仿開始(新1)doc
以范文引路 從模仿開始
——起步作文教學之我見
崇明縣實驗 黃利華
作文是創造性的活動,但是如果生一開始作文就期望他們能達到“百花齊放、精彩紛呈”的狀態,我想,那隻不過是我們美好的願望而已,肯定是不現實的。小孩子學走路,要大人扶攜著才能舉足;學生在寫作道路上起步,正如扶床學步,需要老師的扶持和指引,從遣詞造句篇章結構一直到詳略處理材料選擇等諸多方面都需要老師一一指點,唯有如此,學生才有可能真正學會“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生活、思想和情感”,才有可能真正入作文之“格”,進作文之“門”。
在剛剛過去的一學年裡,我任教的就是,在作文教學方面我緊緊依托《專題性作文訓練——閃亮的眼睛》一書,以范文引路,借助實踐活動,並讓學生從模仿開始,攙扶著他們,引導他們在作文中起步。
一、以范文引路
《閃亮的眼睛》一書,每一課都有范文引路、老師點撥、說說寫寫等幾個固定的欄目,為我們進行作文教學提供瞭良好的依據。尤其是每一課的“范文”起著指導學生寫作的任務。因為學生缺乏作文的經驗,給他一個題目幾點要求,他也不知從何寫起,不知介紹些什麼,所以借“范文引路”,我覺得是習作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學生在范文的引導中會逐漸“入格”。
例如在教學《我喜愛的水果》一課,我一開始就為大傢介紹一種水果——桃子,請學生根據老師的描述猜猜究(本文來自:www.bdFqY.cOM 千 葉帆文 摘:專題性作文訓練:閃亮眼睛)竟是什麼水果?當學生猜出時,我又馬上反扣,你是怎麼猜出來的?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我的目的就是為學生作示范,讓學生明確作者按“外形——香味——味道”這幾個方面來介紹桃子的。寫顏色時主要抓住瞭它淡黃的果皮上面點綴著幾片“紅雲”這個特點來寫;寫形狀時主要抓住瞭“像一個小孩的拳頭那麼大”、“身上有一道淺淺的溝”、“像一條通往山頂的小路”等特地來寫。




